四、重大工程
(一)集成電路
加強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能力建設,重點支持涉及國家安全和量大面廣芯片的自主發展,加快90納米及以下集成電路制造工藝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支持“909工程”升級,發展BGA、CSP、MCM、SIP等先進封裝測試能力,突破部分關鍵設備和材料。形成以設計業為龍頭、制造業為核心、設備制造和配套產業為基礎,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二)軟件
推動建立重點領域、區域的公共軟件開發平臺和行業性軟件測試平臺,加快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出口基地建設。積極推廣面向服務架構和復用技術的應用,組織開展基于Linux系統的電子政務示范、中間件與嵌入式系統開發及產業化、行業大型應用軟件系統開發與推廣應用工程,提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軟件和應用系統開發水平,培育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提高自主軟件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增強軟件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三)新一代移動通信
繼續推動TD-SCDMA等第三代移動通信及其增強型技術的產業化及應用,積極發展基帶芯片、射頻器件、高效能電池、核心軟件等關鍵配套件,開發掌握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和終端的關鍵技術,提高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和產品研制能力,推進相關標準的制定應用,確立我國在新一代移動通信領域的競爭優勢。
(四)下一代互聯網
繼續組織實施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組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支持下一代互聯網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關鍵設備、關鍵軟件、業務應用的開發和產業化,組織網絡管理、安全監控等的開發、試驗,引導現有互聯網絡由IPv4向IPv6過渡。
(五)數字視聽
加強數字視聽產品相關標準的研究制定,建立共性技術支撐平臺。支持開發信源編解碼、內容保護等共性技術,促進數字電視發射、傳輸和接收系統設備,數字內容制作軟件和設備,家庭網絡產品及關鍵件的產業化。加快有線網絡的數字化改造,建設基本覆蓋全國的有線、地面、衛星互為補充的數字電視網,主要城市基本完成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的過渡。
(六)寬帶通信
進一步提高網絡帶寬,積極發展有線、無線等寬帶接入網。優化通信基礎設施,積極有效推進“三網融合”。推進寬帶應用平臺建設,豐富信息服務應用。研究下一代承載網、業務網的基礎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并推動成為國際標準。支持寬帶通信關鍵設備及終端的研發和產業化,促進數字版權保護等關鍵技術、標準的研究和應用。建立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需求的寬帶通信網絡,形成相關產業體系。
(七)先進計算
研究先進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設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通用CPU,研制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實現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產業化。大力推進網格技術研發和應用,建設基于網格的先進計算平臺基礎設施,建成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先進計算環境和信息服務平臺,提升國家信息化能力。
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TFT-LCD、PDP屏及模塊生產線,建立共性技術研發中心;支持國內骨干企業突破關鍵配套件的產品技術,形成配套能力;開展OLED、SED技術開發。優先支持小型片式阻容感元件、中高檔機電組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新型綠色電池、小型化高頻頻率器件、混合集成電路等量大面廣元器件的規模生產。提升國內元器件材料的基礎研發和配套能力。
(九)電信普遍服務
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基本解決全國剩余未通電話行政村的通電話問題,逐步推進自然村通電話進程,加快農村地區互聯網接入能力建設,促進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推廣應用,基本實現“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 積極支持“低成本、廣覆蓋、低功耗、易維護”農村通信產品的開發和使用。加快面向“三農”的信息服務業務平臺建設,努力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
(十)網絡與信息安全
優化通信網絡布局,提高通信網絡的安全可靠性,繼續建設完善應急通信系統。建設集中統一的社會緊急和非緊急類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及實驗室建設,建立國家網絡安全協調機制,組織推進全網協調抗毀試點。實施信息安全產業化專項,支持密碼、可信計算、可生存性、網絡監控、容災等信息安全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提高我國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能力。
(十一)郵政服務設施
主要包括四方面建設內容:一是西部和農村地區郵政基礎設施建設專項,逐步改善西部和農村地區郵政設施落后的面貌;二是全國郵政金融信息系統和災難備份系統專項,建立并完善全國郵政金融信息中心和災難備份中心;三是速遞物流等郵件的航空、陸路集散場地專項,建成全國性集散樞紐;四是郵政信息化應用專項,搭建郵政速遞、物流、報刊、電子商務等業務應用平臺。
(十二)無線電監測
主要包括三方面建設內容:一是建設實現全國統一調度指揮和應急聯動,技術先進、布局合理、功能基本齊全并兼顧水上和空中的全國無線電監測網;二是建設適應無線電設備認證、電磁兼容、監督檢查和電磁環境等測試需要的國家和各省(區、市)無線電設備檢測中心(實驗室);三是建設覆蓋各級無線電管理機構,具有無線電臺站管理、電磁兼容分析、電子政務等功能的無線電管理信息網。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強政策法規建設,深化管理體制改革
盡快出臺電信法,加快無線電立法。力爭出臺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促進條例、信息技術應用促進條例等法律法規,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完善相關配套規定。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研究制定促進數字電視、新型顯示器件等產業發展的專項扶持政策。在符合WTO規則的前提下,加大對國產電子信息產品的政府采購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繼續深化電信體制改革,不斷優化市場競爭格局,進一步鼓勵非公資本參與電信市場運營。落實郵政體制改革方案,建立健全郵政服務標準體系、服務質量監督體系和信件快遞業務的市場準入制度。
加強行業監管機構和監管隊伍建設,提高監管能力。健全行業管理體系,注重調動和發揮地方行業管理部門的積極性,提高管理水平。規范行業協會等中介服務組織,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
(二)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培育產業核心競爭力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若干配套政策》,通過市場準入、研發投入、工程帶動、政府采購、標準制定、投融資支持等綜合措施,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促使資金、人才、市場向優勢骨干企業傾斜,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鼓勵運營企業研究開發新業務,特別是加強自主知識產權業務品牌的開發應用,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促進運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新業務專利數量。調動上下游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支持相關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共同打造和完善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產業鏈。
支持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強集成創新,鼓勵原始創新。制訂“我國信息產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目錄”并定期調整,組織實施一系列科技攻關和產業化重大工程。引導和支持大型骨干企業開展產業化前期戰略性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的研究開發,推動公共技術開發平臺建設。
引導產學研聯合研制技術標準,促進標準和研發、制造、運營相結合,加強標準實施的組織和引導。加大對基礎性、戰略性標準的投入力度,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提高國家標準的國際影響力。
(三)健全電信監管體系,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建立和完善基礎電信業務市場準入評估體系,按照新技術新業務和市場發展的需求,適時調整業務分類和市場準入政策,積極發揮非公有制經濟主體的作用,進一步促進有效有序市場格局的形成。建立有效的法律監督、經濟調節和利益保障機制,完善監測系統等技術支撐手段,改進網間結算標準和結算方式,重點解決互聯網等的互聯互通問題,保障網間通信的暢通。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資費管理方式改革,完善資費的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大服務質量監督力度,積極發揮中介機構及社會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用戶監督”的良好互動局面,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科學規劃、合理分配有限的碼號、域名、頻率等緊缺資源,完善資源的有償使用和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規范通信建設市場和設備進網管理。
(四)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加快信息產業“走出去”步伐
堅持對外開放,繼續優化環境,大力吸引國外資金、技術和人才。以突出核心基礎產業、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在華設立研發和運營中心、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為重點,適時調整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
將信息產業“走出去”納入國家外交、經貿的總體戰略和實施框架中,充分發揮多、雙邊機制作用,加強政府服務,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多方面支持。開展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信息產業領域的各類多邊、雙邊和區域合作機制的活動,為信息產業發展和“走出去”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加強政府間的協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企業聯盟等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快建立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建立國際貿易爭端協調機制,增強行業規避、應對貿易摩擦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國際規則運用水平,積極參與及推動國際貿易規則談判,規范出口競爭秩序。
(五)建立普遍服務基金,完善普遍服務機制
完善電信普遍服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盡快建立以電信普遍服務基金為核心的普遍服務長效機制,理順普遍服務的管理體制,明確管理原則,確立管理方式,規范管理程序。在基金出臺之前,繼續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推進電信普遍服務工作。
建立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制定郵政普遍服務的范圍、標準和資費價格體系,并監督執行。
(六)完善產業發展的財稅、金融環境
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信息產業的投入力度,建立國家對信息產業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保持有利于產業發展的投入水平。
制定鼓勵核心基礎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投入的所得稅抵扣力度,允許企業加速研發用儀器設備折舊,進一步擴大電子信息產品全額出口退稅范圍。明確郵政專營業務和專營保護、政府財政補貼、稅費優惠等扶持政策。
鼓勵政策性銀行支持核心基礎產業的重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項目。建立風險投資機制,鼓勵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建立有利于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器件等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的企業融資環境。
(七)貫徹落實人才興國戰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創造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加強信息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研究制定有利于造就領軍人才和技術帶頭人的分配政策和激勵措施。積極吸引留學和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實施高技能人才培訓工程,通過高等學校、民辦或私營機構、企業、中介機構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大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力度,加強工程實用人才的培養,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加強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和人員專業化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