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油價“變本加厲”上漲,發改委上調成品油零售中準價的重大利好依然難改亞洲最大煉油企業——中國石化煉油巨虧的局面,加之石油進口增值稅退稅政策可能取消以及煉油項目建設成本上升,中國煉油業將面臨更大的虧損壓力。
上周,國際油價已突破145美元大關,業內預期油價突破150美元大關不過是時間問題。多位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石化股價的走弱表明市場擔心全球油價飆升尚未結束,而在國內油價依舊管制的前提下,這無疑是潛在利空。另一方面,業內近日披露的成品油及原油進口增值稅退稅可能取消的消息也給中國的煉油企業帶來影響。
“油價調整后,盡管虧損幅度有所減少,但煉油板塊距離扭虧還差很遠。如果財政補貼再取消,則煉廠勢必面臨更大壓力。”中國石化一位高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說。
摩根大通分析師Frank Li也表示,如果油價平均為每桶120美元,中國石化的煉油業務每季度營運虧損就高達人民幣310億元(約合45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石化的勘探、生產、營銷及化工業務每季度的合并利潤也只有約人民幣240億元。”他認為,如果不提供額外財務補助,或不再進一步上調成品油零售價,則上述虧損還會繼續。另一方面,中國石化第二季度不得不進口柴油150萬噸,又造成約31億元的虧損,這加劇了公司的財務負擔。
據悉,摩根大通已將中國石化2008年的凈利潤預期下調67%至人民幣189億元,其預期是基于今年剩余兩個季度內每桶原油110美元做出的,但上述預期未將該公司化學品業務收入下降的情況考慮在內。為提高柴油產量,中國石化已削減了6、7月份的石腦油和石化產品生產。
另據野村證券公司分析師Grunauer的估算,中國石化今年的現金流量為負的人民幣215億元,而2007年該公司有現金流人民幣201億元。Grunauer還稱,如果油價不再上調的話,中國石化的負現金流狀況將一直維持至2010年,而同期的資本開支將從人民幣1218億元升至人民幣1681億元。
頗為尷尬的是,中國煉油企業還將不得不應對國內項目建設成本上升的局面。國際能源署上周指出,和其他領域一樣,由于國有煉油商財務狀況吃緊,因此如果融資成為問題,建設工期可能會推遲。(陳其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