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政府投資開足馬力
“年前影響還不是太大,畢竟過年了,現在到蘇州新區和工業園區去,卻經常放空車!我們原來經常在華碩外面等客的,現在在這里等客太不容易了。”2009年2月3日,在蘇州新區,記者一上出租車,司機滿師傅就向記者訴苦。
金融危機對當地企業和居民消費的影響日益增加,寒流仍在侵襲,明顯表現之一,是傳播廣泛的IT企業裁員潮。
“2008年承接的都是2007年的項目,總量接近50億元,同比增長10%-20%,但是未來并不樂觀,金融危機的影響可能會集中表現在2009年中期。”蘇州二建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蘇州二建是蘇州最大的民營建筑企業。2008年,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該公司停掉了一個20.4萬平方米的“禾發科技園”外資項目。
“我們的項目有政府投資、外商投資和民營投資三個部分,明年外商投資可能是最大的,隨著國內實體經濟受到沖擊,民營投資也將減少。不過,由于政府項目投入的增大,應該可以抵消外商投資縮減的部分。”該負責人說。
實際上,春節后,蘇州的一系列拉動內需項目已經開工。2月2日,總投資279.3億元的33個重大項目在蘇州7個市(縣)、區同時開工開業,2、3月份,蘇州還將陸續開工開業一批重大項目,包括此次開工開業的33個項目在內,總投資額將達800億元左右。蘇州新近公布的總額800億元的城建交通投資計劃主要分為城市基礎設施和交通建設兩部分。
記者了解到,在政府拉動內需的一系列政策影響下,抓住4萬億政府投資,成為蘇州二建一類的民營建筑企業的方向。
政府的提振內需計劃對更多行業的實質影響還有待時日,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卻已經顯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蘇州不少IT企業的員工就籠罩在裁員的陰影中。
2008年底,為穩定就業形勢,蘇州市規定,企業一次性裁員超過職工總數5%,1年內裁員超過職工總數10%的,要事先向當地政府報告。
“金融危機的沖擊很大,很多企業的設備利用率只有20%-30%,而裁員方面,企業則有很多處理方式,比如跟勞務公司不再簽訂勞動合同等。”蘇州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蘇州市電子信息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連源介紹,蘇州電子信息企業在金融危機沖擊下,總體來說“還可以,明基、飛利浦等會員企業總體發展平穩”,但是企業發展依然面臨挑戰,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高、企業難以享受優惠政策等。(陳剛)
寧波產業升級成為必然選擇
2月4日一大早,39歲的江西省鄱陽縣昌州鄉人李洪峰,騎著自行車在工作了五年的寧波市爵溪鎮上三四個固定招聘欄前轉了一圈,仍是一無所獲。
寧波是中國十大外貿城市之一,形成了服裝、電子、機械、輕工、化學等眾多產業集群,現有8000多家進出口企業,出口依存度達到84%。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向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領域蔓延,對其工業出口造成直接影響。
“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之時,產業集群內部重組與產業升級的機會將同時出現。”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復興說。他認為,浙江產業集群典型表現為處于縣域經濟環境下的塊狀經濟,大多從事低端產業,生產低附加值產品,主要靠低成本獲取競爭優勢,處于產業集群的初級階段。
爵溪鎮,面積32平方公里,卻聚集了巨鷹、甬南等600多家針織企業,年產達4億件針織服裝,全國最大的針織品出口基地之一。這個三面環山一面靠海,本以漁業為生的閉塞小鎮,是中國“針織之鄉”,也是浙江省區域塊狀經濟的突出之地。爵溪鎮本地人口1萬余人,外來人口近3萬人,絕大部分都在針織企業工作。
正月初九,整個小鎮一片寂靜,全鎮600多家工廠無一開工。“開工晚了,今年都要到元宵節之后了。”李洪峰說。在爵溪鎮里生活了近五年的李洪峰已經是熟練的針織廠工人,工廠紅火時一月能拿3000元工資。“情況不太好,去年10月份曾休息一個月,只發100元生活費,年前上班至1月20日就放假了”。
“今年企業招聘崗位有所下降。”寧波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副主任龔高峰說,其中服務員、司機等商業服務類崗位成為招聘主力。
“金融危機之下,很多企業面臨生死考驗,產業升級成為必然選擇,置之死地而后生。”寧波市服裝協會副會長張曉峰說。
產業集群是浙江經濟的重要特色。浙江省經貿委調查顯示,2007年以縣(市、區)為基本單位,以工業總產值5億元以上為統計范圍,浙江擁有的產業集群總數已達462個。而產業集群經濟實現工業總產值2.52萬億元,占到全部工業總產值的53.4%,撐起了浙江工業的半壁江山。
“以前產業升級動力不足。”張曉峰說,以紡織服裝為例,最初買幾臺縫紉機就開始開工,起步沒有太多門檻。仿制和貼牌生產也很容易,接訂單,然后組織人員開始生產。在很長一段時間,做得都很順利,于是形成了低層次產業的路徑依賴。
一些產業集群中的龍頭企業正在行動。爵溪鎮最大的針織企業浙江巨鷹集團正在拓展自己的產業鏈。早在2004年兼并了新疆阿克蘇托峰棉業公司,使新疆優質棉作為爵溪針織業的穩定供應基地,并且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生產線,還成立了巨鷹針織開發中心,巨鷹中高檔面料中心等。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復興認為,在一批中小企業倒下后,產業集群中的部分企業通過內部重組和產業升級,最終才能推動整個產業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創新型轉變。(吳芳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