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經濟社會效益與環境影響評價
規劃的實施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同時也對環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經濟、社會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規劃實施后,糧食生產能力較2005-2007年3年平均水平穩定增加500億公斤,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加,年際間波動幅度減弱。按現行市場平均收購價格計算,達產年可實現新增糧食產值852億元。其中,800個縣人均增收147元,其他地區人均增加11元。800個縣畝均增收110元,其他地區畝均增收20元。
2.社會效益。
規劃實施后,全國糧食總產量將穩定達到5500億公斤的階段性水平,糧食自給率達到95%以上,我國糧食受國際市場供求影響基本在可控范圍之內,宏觀調控能力進一步增強,將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穩定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實施水利工程、中低產田改造、基本農田建設、良種、土肥、植保體系、農機化推進等工程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部分農村富余勞動力參與工程建設,增加部分打工收入,同時也可以帶動農業科研、農用機械制造、肥料、農膜、農藥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規劃的實施使重點地區糧田基礎設施普遍得到改善,抗災能力明顯增強,基本改變靠天吃飯的局面;現代農藝技術和農業機械的推廣,將極大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降低勞動強度,有利于促進土地流轉,改變農民對土地的依賴,進一步從事二、三產業。
(二)環境影響評價。
1.土地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規劃擬改造和新開發部分土地,如開發方式不合理,可能會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帶來土壤次生鹽漬化等問題。為此,要合理規劃土地開發利用模式、開發時序和合理規模,開發之前進行充分論證、深入分析當地水土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特征,并制定詳細的生態風險防范方案。
2.水資源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資源開發利用將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在缺水地區新增水源、新增灌區可能影響生態用水量,部分灌區和排澇退水將對河流水質產生影響;水利工程建設及土地資源開發,可能對濕地造成負面影響。為此,要進行水資源論證,合理控制水資源開發程度,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保證河流基本生態用水,維護河流健康;對區域水量進行水資源綜合平衡分析,確定合理的灌溉用水量和灌溉定額,避免對區域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嚴重缺水地區,要降低增產任務;加強對現有濕地的保護,禁止開墾占用和隨意改變自然濕地用途。
3.農業投入品增加對環境的影響。
(1)施用化肥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氮、磷化肥的超量施用以及肥料利用率不高會導致農業面源污染。長期單一施用化肥,特別是生理酸性肥料,會使土壤出現酸化、板結;氮磷肥料可通過淋溶、徑流、田間退水等途徑進入地下或地表水體,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為此,要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因需定施,以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加大測土的密度,根據不同作物,不同時期營養需求,科學制定施肥配方,配合農藝措施,合理深施,逐步引導農民改變傳統施肥習慣。
(2)噴灑農藥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殺蟲劑和除草劑如過量施用將會抑制甚至滅生土壤微生物,影響土壤中酶的活性、營養物質的轉化,改變農業生態系統營養循環效率,使土地持續生產力下降;植物或土壤粘附的農藥,經淋溶、滲漏、徑流和退水等進入地表水體或滲入地下含水層,嚴重危害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質。為此,要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培育高抗品種或轉基因品種,提高作物抗病蟲害的能力,減少農藥施用次數和數量;通過預測預警、統防統制、精準施藥,降低農藥、除草劑的使用數量;發展生物農藥或除草劑,鼓勵利用赤眼蜂等天敵進行生物防治,降低使用農藥和除草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使用農膜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殘留農膜會破壞耕作層的土壤結構,降低土壤通氣性和透水性,并使微生物和土壤動物活力受到抑制,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時也阻礙了農作物種子發芽、出苗和根系生長,造成作物減產。為此,要加大殘膜回收的力度,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4.糧食作物秸稈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秸稈如直接焚燒將會向大氣排放有機碳,作物收獲期集中焚燒將嚴重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甚至影響航空安全。此外,廢棄秸稈進入水體后會加大面源污染強度。
為此,要逐步增加秸稈還田面積,并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通過過腹還田、發展秸稈板材、開發秸稈生物質能等措施,降低廢棄秸稈對環境的影響。
八、構建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
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業的影響逐步顯現和我國人增地減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要打牢糧食生產基礎、實現規劃提出的增產任務,面臨很多困難。為此,要更加重視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科技支撐能力;更加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糧食生產條件;更加重視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明確各級政府糧食安全責任;更加重視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更加重視加強糧食市場調控,促進產銷銜接;更加重視構建長效機制,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一)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明確中央和地方糧食安全責任。
地方各級政府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長抓不懈,毫不放松,在穩定現有產能的基礎上,努力挖掘增產潛力,實現規劃確定的新增產能任務。明確中央和地方在糧食安全上的責任,中央政府負責糧食總量平衡,統一管理糧食進出口,建立和完善中央糧食儲備,調控全國糧食市場和價格,負責全國耕地和水資源保護,并通過錢糧掛鉤的辦法支持各地發展糧食生產;省級政府要全面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明確和落實糧食發展目標,強化扶持政策,抓好糧食生產,落實儲備任務;糧食主產區要為全國提供穩定的商品糧源,非主產區要高度重視本地區的糧食生產,堅決防止和糾正放松糧食生產、忽視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的傾向,切實承擔起本地區耕地和水資源保護、糧食產銷和市場調控的責任,加大地方財政的投入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本地區耕地面積和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糧食自給水平不下降。
加快探索建立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的利益聯結機制。扶持糧食生產各項政策措施要向主產區傾斜,加大對產糧大縣糧食生產建設項目扶持力度,建立糧食主銷區尤其是發達地區對糧食主產區的補償制度。完善糧食風險基金政策,逐步取消主產區配套。要引導主銷區參與主產區糧食生產基地、倉儲設施等建設,建立穩固的產銷協作機制。
建立有效的糧食安全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機制。要逐級分解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充實地方儲備等任務,并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對地方各級政府尤其是領導班子績效考核體系。
(二)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穩步推進土地規模經營。
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家庭經營要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有條件的地方要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推進規模種植、規模作業、規模經營,提高糧食生產規模效益,走現代糧食產業化之路。
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權利。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完善流轉簽證、公證、登記制度,免除相關費用,促進耕地向種糧大戶和種糧能手集中。
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加快發展種糧農民專業合作社,著力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培育和扶持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強化農資配送、機械化服務、專業植保等糧食生產環節的技術服務功能,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加大對種糧大戶、農機大戶、種糧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化服務組織的獎勵和扶持力度,加快推進規模種植、規模作業和規模經營,降低生產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糧食生產規模效益。通過專業化服務推動糧食生產標準化、優質化,促進糧食生產專業化分工與產業化經營,著力解決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后糧食生產、銷售等環節出現的新問題,避免出現土地撂荒或粗放經營。
(三)嚴格耕地資源保護,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認真落實省級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切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劃定一批基礎條件好、生產水平高的糧食生產區域并予以永久固定,特別是要優先劃定國家投資建設的高產穩產糧田,明確糧田保護責任人,嚴禁隨意征占或改變用途,確保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嚴禁占用耕地挖漁塘、種樹等行為。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要將基本農田落實到地塊、落實到農戶,并記入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加強土地利用規劃管理,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從嚴控制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理所節約的土地,首先要復墾為耕地。抓緊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積極調整土地出讓收入支出結構,要逐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比重。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先補后占制度,不得跨?。▍^、市)進行占補平衡,不得占優補劣,南方地區要嚴禁占水田補旱地。
切實加強后備耕地資源的保護。發展糧食生產要與生態環境相適應,要吸取以往以糧為綱、一哄而上、開荒種地、破壞生態的教訓,不得隨意將林地、草原、濕地開墾為糧田。特別是吉林西部等生態脆弱地區,未經批準,嚴禁再開墾荒地、草原或占用濕地,破壞生態環境。
完善耕地保護監督和懲罰機制。健全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將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作為地方政府考核中一票否決的指標,堅決遏制土地違規違法行為。全面公開耕地的數量、征占、補償、占補等信息,嚴格執行征地聽證和公告制度,強化社會監督。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統籌糧食和經濟作物發展,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到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其中谷物播種面積穩定在12.6億畝以上。繼續優化糧食品種結構,根據市場需要和自然資源條件,大力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稻谷、優質專用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優質糧食品種,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加快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科學施用農藥和化肥,努力推進區域化和標準化種植,不斷提高糧食品質。
(四)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技術裝備水平。
加強農業基礎性應用技術研究。整合科研院所力量,搭建基礎性、工程性研究平臺,突破相關制約技術,為企業和社會的商業化開發與應用提供方便。加快構建農科教相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的農業科研體系,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積極推進政府主導的多元化、多渠道農業科研投入機制,大幅度增加糧食科研經費,支持與糧食生產相關的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在農業領域的示范和應用。
提高糧食生產技術到位率。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完善以省、地、縣農技推廣機構為主體,科研單位、大專院校、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廣泛參與的新型推廣機制。積極推進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改革,因事設崗,盡快定崗定編。積極吸引大中專畢業生投身農技推廣事業,改善農技推廣人員知識結構。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和科技入戶活動,集成和展示、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引導和鼓勵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糧食技術創新和推廣活動,積極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完善農民科技培訓體系,調動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
加快發展化肥、農藥和農機裝備制造等農用工業,為糧食生產發展提供物質保障。針對我國氮、磷肥產大于需、鉀肥嚴重不足的狀況,優化氮肥企業結構,建設大型氮肥生產基地;積極開發鉀肥資源,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發展復合肥、緩釋肥、生物肥料等肥料生產。嚴格農藥生產行業準入,加快生物農藥和施藥器械研發,加強產品質量管理,鼓勵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加強農機研發能力建設,加快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提高農機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加快研發制造復式作業和節約環保型農機具,改善農機產品試驗鑒定手段,保障農機產品質量安全。
(五)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完善建管機制。
增加糧食生產投入。按照存量調整、增量傾斜的原則,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重點向農業傾斜,向糧食生產傾斜。優化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信貸投放結構,各級財政要較大幅度地增加對農業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有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拓寬糧食生產投資渠道,落實規劃資金。
整合糧食產能建設資金。固定資產投資、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土地開發整理資金等現有投資項目,要按照規劃要求,調整資金投向,向糧食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的產糧大縣傾斜,形成投資合力,加大支持力度,強化投資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完善投入機制。建立健全以公共財政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落實相關財稅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投向糧食生產。政府投資重點用于農田水利、病蟲害防治、土肥監測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投資機制,采取以獎代補等形式,鼓勵和支持廣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旱作節水工程等建設。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管護。創新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產權管理機制,明晰相關基礎設施產權,盡量將產權落實到農民,并允許通過承包租賃等形式實現經營權的流轉,提高農民對糧食生產基礎設施的管護積極性,確保農業投資效益的持久發揮。對于運營及管護費用高、受益面廣的大中型公益性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同級財政要給予必要支持。
(六)擴大財政補貼規模,完善獎補政策。
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和保護。加大補貼力度,完善補貼方式,擴大范圍,提高標準,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完善種糧直補政策,逐年增加農民種糧補貼;在現有糧食作物良種補貼范圍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補貼資金,逐步擴大補貼范圍,不斷提高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加大適用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適時調整補貼機型;完善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掛鉤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擴大糧食生產技術性補貼規模。
加大中央財政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建立健全產糧大縣利益補償制度,完善獎勵資金與糧食產量、調出量直接掛鉤的聯動辦法,促進地方糧食生產與財力同步增長。根據產糧大縣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和產糧大縣獎勵等資金,并進一步向糧食核心區傾斜,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財力增強相協調,改變產糧大縣、財政窮縣的局面,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
加大金融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加強財政資金與信貸資金投入的銜接配套,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和拉動作用,擴大糧食生產信貸資金規模。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拓寬融資渠道,引導更多的信貸資金投向糧食生產。加大政策性金融對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支持,增加商業性、合作性金融對糧食生產的貸款規模。大力發展小額信貸,鼓勵發展適合糧食生產的微型金融服務,對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和種糧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提高對糧食生產的金融支持水平。對金融機構發放的糧食和農業信貸,按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構建糧食信貸風險規避機制。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農村信貸擔保機制。不斷創新糧食信貸擔保方式,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積極發展聯保貸款,探索動產質押、生產訂單質押等抵押形式,著力解決種糧農戶貸款抵押難的問題。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完善糧食保險體制,穩步擴大保險規模和試點范圍,研究建立糧食再保險和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七)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完善糧食流通體系。
繼續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努力提高糧食市場主體的競爭能力。繼續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推進國有糧食企業兼并重組,重點扶持一批國有糧食收購、倉儲、加工骨干企業,提高市場營銷能力,在糧食收購中繼續發揮主渠道作用。鼓勵和引導糧食購銷、加工等龍頭企業發展糧食訂單生產,推進糧食產業化發展。積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經紀人為農民提供糧食產銷服務,提高農民生產和銷售糧食的組織化程度。
健全糧食市場體系。重點建設和發展大宗糧食品種的區域性、專業性批發市場和大中城市成品糧油批發市場,發展糧食統一配送和電子商務,積極發展城鎮糧油供應網絡和農村糧食集貿市場。穩步發展糧食期貨交易,引導糧食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建立全國糧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促進糧食網上交易。
(八)加強糧食市場宏觀調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健全糧食統計監測制度。繼續加強糧食生產統計調查工作,改革糧食產量調查辦法,完善統計調查手段,減少人為干擾,為糧食調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加強對糧食生產、消費、進出口、儲運、質量等監測,加快建立預警監測體系和市場信息會商機制。推進糧食信息化工作,建立健全糧食生產、流通、消費、進出口、儲運數據庫,及時準確地收集、掌握動態情況,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健全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根據糧食生產成本及市場供求情況,逐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保持糧食價格穩定在合理水平,保障糧食生產收益,調動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探索建立以目標價格為核心的反周期補貼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加強糧食進出口、儲備和加工調控。加強糧食進出口調控,合理利用國際市場,進行品種調劑。完善糧食儲備調控體系,優化儲備布局和品種結構,健全儲備糧吞吐輪換機制。進一步完善糧食市場準入制度,制定國內糧油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等領域的產業政策,盡快完善相應管理辦法。加強對全國大中城市及其他重點地區糧食加工、供應和儲運等應急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對列入應急網絡的糧食加工和銷售企業,地方政府要給予必要的扶持。
積極倡導科學節約用糧。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科學飲食、健康消費,在全社會形成愛惜糧食、反對浪費的良好風尚,珍惜每一粒糧食。
(九)引導糧食生產和消費,促進糧食品種結構平衡。
積極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緩解糧食品種供需矛盾。西北地區適當壓縮小麥面積,東北地區穩定水稻面積,西南地區擴大間套種面積,增加玉米種植面積。加強糧食價格調控,利用價格杠桿調整糧食品種結構,根據糧食分品種供需情況,合理確定糧食品種間比價關系,合理釋放小麥、水稻產能。
引導社會公眾調整膳食結構,弘揚有中國特色的小麥主食文化,大力宣傳我國傳統面食制品營養知識,增加小麥及面制食品消費。針對我國多數小麥品種適合于加工蒸煮面制品的特點,改變以往把振興小麥產業定位在發展面包和西式糕點的單一做法,加快推進以蒸煮面制品為代表的主食工業化、現代化、產業化。按照“安全、優質、營養、方便”的要求,大力發展小麥、稻谷食品加工業,增強加工轉化能力。重視傳統主食品工業科技創新,加強小麥、面粉及面制食品的基礎研究和成果產業化、成套設備和品質檢測關鍵儀器的自主化開發,健全小麥粉及面制食品質量標準體系,開發系列品牌商品,全面改造和提升面制品加工業。
進一步開發小麥多種用途,在保證口糧消費需求的前提下,積極鼓勵發展以小麥為原料的飼料加工。調控糧食加工轉化,適度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深加工業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