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單純通過CPI數據考量政策調控存在誤導,因房地產泡沫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
●國家發改委:相對于GDP的高速增長,目前的CPI漲幅是正常的
3%“紅線”將破。5月18日,國家發改委分析第二季度物價走勢時提出,預計新漲價因素將減少,第二季度居民價格總水平仍將保持小幅上升的態勢,后兩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可能在3%左右。
國家發改委認為短期物價仍將上升的原因是,去年同期CPI為負、去年12月CPI漲幅較高,達1.9%,所以翹尾因素還將繼續增加。
另外,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今年4月,CPI同比上升2.8%;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上升6.8%和12%。據此,不少專家認為未來PPI升勢將傳導至CPI。澳新銀行中國研究總監劉利剛透露,該行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價格指數也顯示,中國進口大宗商品價格同比上升趨勢十分明顯,表明中國仍在不斷輸入通貨膨脹,這也將助推未來數月的CPI數據。
國家發改委預計上半年CPI平均漲幅在2.5%左右。而目前中國商業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考慮到即便加息一次(以25個基點計算),實際利率仍為負值。
“單純通過觀察CPI進行政策調控會誤導政策制定者。”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袁鋼明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
“目前中國經濟最嚴重的問題不是通貨膨脹而是房地產泡沫,房地產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其中也包括CPI。”袁鋼明認為,僅據CPI高漲就判斷中國經濟過熱有失偏頗,CPI的上漲并非流動性過剩“作祟”。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達到11.9%,國家發改委日前也明確表態:“相對于GDP的高速增長,目前的CPI漲幅是正常的。”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相關人士昨日也表示,“隨著第二季度天氣好轉、供應增長,蔬菜、鮮果等農產品價格將有所回落。”另外,國家加大對西南干旱地區和玉樹災區儲備糧的投放力度,加快儲備糧的拍賣頻次,“這些都有利于穩定市場糧價”。
與此同時,一些短期因素可能有助于緩和中國物價上升壓力。中國房地產調控新政、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等引起金融市場大震蕩。4月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前漲后跌。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從4月初的每桶86美元已落至70美元左右。
不過,在其他方面價格上漲壓力仍存。有機構指出,近期勞動力工資上漲將推動核心CPI走高,同時,政府計劃繼續推進資源環境稅費和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水價調整等對CPI造成壓力。央行在《2010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提到,當前外需還在恢復之中,國內工業產能較為充裕,有利于穩定價格。但在全球貨幣條件較為寬松、經濟總體復蘇的大背景下,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呈上升態勢,伴隨國內經濟持續較快回升,中國價格上行的壓力也在增加。(馬繼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