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實施高端產業聚集工程,加快建設南北兩個高端產業聚集區
統籌產業定位和空間布局,系統謀劃基礎設施建設,按照生態良好、用地集約、產業集聚、布局合理的原則,形成分工明確、相互聯動、協同發展的“一區多園”格局。探索產業功能區與行政區協調發展的模式,整合行政資源,凝聚發展合力,增強跨行政區的統籌協調服務能力,重點推進南北兩個高端產業聚集區的規劃建設,加快周邊地區農村城鎮化進程,以高新技術產業帶動區域發展方式轉變。
以海淀區、昌平區南部平原地區構成的核心區為依托,發揮北京北部地區創新資源密集的優勢,優化產業布局,整合北清路、七北路沿線空間資源,強化電子信息產業的領先優勢,做大做強新能源和環保產業,著力培育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積極培育航空航天產業,加快建設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到2012年,產業規模超過6000億元。以現有專業園為基礎,形成4個千億級規模的產業功能區:在上地信息產業基地、中關村軟件園等區域形成計算機、軟件與信息服務、互聯網、云計算等研發產業功能區;在環保園、創新園等區域形成物聯網、通信信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功能區;在永豐基地和航天城區域形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在上莊和農林園區域形成軍民融合的國防科技產業功能區。加快未來科技城、生命園、國家工程創新基地建設,形成3個500億級的產業基地。同時,以稻香湖、回龍觀、北七家、小湯山為基礎,建設北部地區綜合配套服務中心。
發揮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帶動作用,推動豐臺科技園、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通州光機電一體化基地等聯動發展,著力發展生物工程與新醫藥、裝備制造、微電子、新材料、新能源與環保等產業,拓展延伸產業鏈,建設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到2012年,產業規模超過6000億元。將數字電視、移動硅谷、航空航天和汽車產業打造成4個千億級產業,將生物工程與新醫藥、新能源、裝備制造、微電子產業打造成4個500億級產業。形成以亦莊園、通州園為核心的高技術制造業功能區,以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新媒體產業基地為核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功能區,以豐臺園為核心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和總部經濟功能區。
加強聯動發展,建設一批特色突出、企業聚集的高端產業集群,形成若干定位明確、分工合理的專業化產業基地。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引導各產業、價值鏈細分環節在不同專業園聚集。加快建設以石景山園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特色功能區、以電子城為核心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與研發中心功能區、雍和園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及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德勝園研發設計與出版創意產業園。
制訂和實施以下措施:
1.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做好城市建成區存量土地資源挖潛和置換工作。優化產業升級,促進結構調整。結合城鄉一體化建設,在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通過租賃、入股、合作等方式用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新途徑;積極探索農村宅基地的集約利用模式,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服務。
2.降低開發建設成本。研究制訂中關村示范區土地出讓收益專項用于中關村示范區基礎設施、環境建設等的支持政策。結合中關村示范區產業特點,提高土地使用強度,合理規劃建筑高度,適當提高容積率,布局錯落有致,促進土地集約利用。支持園區開發建設公司建設孵化器和標準廠房等自持物業,提高公司運營能力。
3.提高開發建設的行政審批效率。按照市政府“加快、簡化、下放、取消、協調”的精神,進一步梳理土地儲備開發審批程序,調整簡化土地一、二級開發過程中的重復審批環節,研究完善土地出讓價格評審機制,解決土地一級開發資格需要分期授權的問題。將其納入市政府綠色審批通道,加快手續辦理,提高效率。
4.建立符合示范區特點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體系。參照國土資源部和北京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體系,建立符合中關村示范區特點的評價體系,作為園區建設單位考核、入園企業考評和退出的評判基礎。
5.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加強市區兩級政府統籌力度,集中力量為南北兩個高端聚集區和產業基地提供教育、人才、資本、商務、交通、居住等城市功能配套,提高資源、環境等區域承載能力。將產業園的員工配套住房納入全市住房保障體系,統籌研究制訂相關政策。
6.制定嚴格的項目準入標準。按照創新能力、地均投資量、地均產值、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等指標對入駐南北兩個高端集聚區和產業基地的項目進行審核,入駐集中新建產業基地的企業和項目必須符合中關村示范區產業規劃和準入標準,確保中關村示范區產業的先進性和用地效率。
7.創新土地供應方式。中關村示范區內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發展項目的用地供應,按照國家和本市現行辦法辦理。鼓勵以租賃方式向高新技術企業供給土地,加快推動中關村示范區重大產業項目入駐。
8.加強土地儲備。統籌中關村示范區各園年度土地儲備開發計劃,加大政府主導土地儲備開發力度。
(六)實施科技金融創新工程,進一步完善技術與資本高效對接的機制
優化投融資環境,聚集整合金融服務資源,開展先行先試的科技金融創新試點。重點圍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支持企業做強做大的戰略目標設計金融支持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十百千工程”企業、高端領軍人才創辦企業、承接國家重大建設工程企業、并購重組企業、重點產業技術聯盟、獲得創業投資的企業以及創業投資機構的綜合融資支持,完善投資、擔保、貸款的聯動機制,支持企業做強做大。形成政府資金與社會資金、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結合的科技金融體系。
到2012年,中關村示范區的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00家以上,在境內創業板形成“中關村板塊”;擴大和完善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試點,建設全國場外交易市場;在中關村示范區聚集一大批天使投資者、股權投資機構和股權投資管理公司,繼續保持中關村創業投資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加大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進一步擴大科技企業信貸規模,大力推動為科技企業服務的銀行信貸專營機構和小額貸款機構在中關村示范區設立發展;建立科技保險保障機制,增強企業風險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