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國發展門戶網12月7日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日發表《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對外貿易
(2011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性進步
二、中國外貿體制的改革與完善
三、中國外貿發展對世界的貢獻
四、促進對外貿易基本平衡增長
五、構建全方位互利合作經貿關系
六、實現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前言
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世界潮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同世界各國開展經貿合作。經過多年發展,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最為活躍、增長最快的部分之一,中國也成為躋身世界前列的貿易大國。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將中國與世界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有力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也促進了世界的繁榮與進步。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年來,中國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進程加快,中國對外貿易的活力進一步增強。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之際,中國政府發表白皮書,對中國的對外貿易情況作一系統介紹。
一、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性進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開展對外經濟貿易交流,但受到當時國際政治環境和國內計劃經濟體制等因素制約,對外貿易發展相對緩慢。
197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成為中國加快現代化建設、改變落后面貌、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途徑。30多年來,中國利用世界經濟較長時期繁榮、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機遇,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利用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國內產業,在全面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中,實現了對外貿易的跨越式發展。
——貨物貿易總量躋身世界前列。1978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只有206億美元,在世界貨物貿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29740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了143倍,年均增長16.8%。其中,出口總額15778億美元,年均增長17.2%;進口總額13962億美元,年均增長16.4%。中國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占世界貨物出口和進口的比重分別提高到10.4%和9.1%,連續兩年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出口大國和第二進口大國。
——貨物貿易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國出口商品結構在20世紀80年代實現了由初級產品為主向工業制成品為主的轉變,到90年代實現了由輕紡產品為主向機電產品為主的轉變,進入新世紀以來,以電子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不斷擴大。外貿經營主體除了國有企業外,還包括外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等,后二者的進出口總額目前均已超過國有企業。20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中國加工貿易蓬勃發展,成為外貿的半壁江山。在中國外貿發展中,外商投資企業和加工貿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進出口市場格局。改革開放后,中國全方位發展對外貿易,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貿易伙伴已經由1978年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到目前的231個國家和地區。歐盟、美國、東盟、日本、金磚國家等成為中國主要貿易伙伴。新世紀以來,中國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持續較快增長。2005年至2010年,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占中國貨物貿易比重由9.2%提高到9.8%,與其他金磚國家貨物貿易所占比重由4.9%提高到6.9%,與拉丁美洲和非洲貨物貿易所占比重分別由3.5%和2.8%提高到6.2%和4.3%。
——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服務貿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規模迅速擴大,結構逐步優化,排名也進入世界前列。旅游、運輸等領域的服務貿易增勢平穩,建筑、通訊、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等領域的跨境服務以及承接服務外包快速增長。2001年至2010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不含政府服務)從719億美元增加到3624億美元,增長了4倍多。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在世界服務貿易出口中的比重從2.4%提高到4.6%,2010年達1702億美元,從世界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服務貿易進口比重從2.6%提高到5.5%,2010年達1922億美元,從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3位。
對外貿易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國成長為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引進先進
技術、設備和管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極大促進了中國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加工貿易迅速發展壯大使中國勞動力充裕的比較優勢得以發揮,加快了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對外貿易直接帶動就業人口超過8000萬,其中60%以上來自農村,就業者的收入和生活得到顯著改善。對外貿易與國內投資、消費一起,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
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性進步是與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20世紀80年代前后,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推進,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和配置更加活躍。以信息、通訊為主導的科學技術進步使生產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國際產業轉移不斷深化和發展。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進步、國際產業轉移和各國之間加強合作等為中國融入世界經濟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中國政府順應時代潮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合作,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促進了國際產業鏈分工的深化,為對外貿易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這個進程中,外國企業尤其是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在中國獲得大量投資機會,其擁有的資本、技術、管理經驗和銷售渠道等要素實現增值,分享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得益于經濟全球化,得益于堅持走互利合作共贏道路。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
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與世界貿易強國相比,中國出口產業仍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資源、能源等要素投入和環境成本還比較高,企業國際競爭力、一些行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等。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將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進程,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