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上如果出現一則“某省前多少名全部報清華”的新聞,對北大的打擊會比失去一個狀元更加沉重。我們在避免出現這樣的結果的同時,也在期待著我們能夠創造“某省前多少名全部報北大”的奇跡。但我們不能不感嘆,清華為招生所付出的努力,北大望塵莫及
這個夏天,我有幸成為北大南方某省招生組成員,親歷了招生咨詢的全過程。在媒體聚焦“狀元之爭”后,我決定公開我的日記,希望把真實還原給公眾。
第1天:最早獲得“秘密”
我想,除了清華,中國再也不會有哪個學校會像我們這樣,在高考成績公布的第一時間,就從省教育廳拿到了該省的文科前50名、理科前200名的名單及聯系方式。事實上,其他學校確實沒有這樣做的必要。因為我們能很明確地知道,這些人是我們的招生對象。
拿到名單之后,招生組馬上召開會議,明確了我們的任務:在服務考生填報志愿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兩個指標:一是盡力說服狀元填報北大,二是盡可能保證一個比較高的分數線。根據往年北大在該省的招生情況,文科狀元一般不會旁落,理科狀元則需要盡力爭取。而從分數線來看,北大的文科分數線超過清華3分左右,理科分數線低于清華3分左右。
戰爭從此刻開始打響。晚上9點,我給該省文科狀元撥通了第一個電話。此時,她還不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數,更不知道自己是狀元。
第2天:對手清華“暗渡陳倉”
由于今天在兩地同時舉行招生咨詢會,原本只有七個人的招生組被分成了兩撥。在咨詢會上,我們見到了清華的老師。戰爭前的握手,卻讓我感覺到了這場戰爭的激烈。兩邊都彬彬有禮,可是彼此都心知肚明,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將面臨一場怎樣的生源戰。
經過這么多年的招生,北大、清華的老師彼此都非常熟悉。很意外沒有見到夏老師的身影,經過一番寒暄后得知他去下面某個縣市了。夏老師是清華負責該省招生的元老。那一刻,我們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妙。當我們還在省城與他們握手的時候,他們的大部隊就已經深入到下面的縣市,和那里的考生作面對面的交流。
清華的招生工作做得非常細致。他們不僅僅是下到了各個縣市,而且從上一年的11月份自主招生時開始,就會對幾乎所有重點中學的尖子生予以關注——比如給他們開講座、談大學規劃、談清華的優勢等等。在高考前一段時間,他們會再次下到各個中學去了解尖子生的情況并和他們進行交流。而今天,他們又一次出動了。
第3天:擔心電話那頭的聲音
今天是填報志愿的第一天。從今天開始,就要不停地給考生打電話。先要問清楚他們是不是填報北大——如果是,打算填報什么專業;如果不是,那我們會勸說他們填報北大。
我負責文科組。每個專業的人數都是事先定好的,錄取的時候會優先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需求。因此,當高分考生的專業沒有敲定,那么他之后所有的考生的專業都無法落實。一旦有一個人變動他的專業,其后所有考生都要跟著變動。我們的工作,其實就是動態掌握大家的志愿填報情況,然后給每一個人具體的指導,告訴他們什么專業可以保證錄取,什么專業完全沒有希望。
當高分考生的專業意愿越來越清晰的時候,我的工作的阻力也越來越大。當我告訴某考生報工商管理專業已經完全沒有希望的時候,他說那就不打算報北大了,因為清華許諾給他工商管理專業。清華的工商管理專業,在該省只投放了一個名額。第一個人這么說,我覺得可以理解。第二個人這么說,我仍然覺得可以理解。然而當第三個人、甚至第四個人都說清華承諾給他們工商管理專業的時候,我開始為考生擔心了。假如他們都去了清華,那么他們中間一定有人不能錄取到這個專業。而他們選擇離開北大的理由,就是因為我們不能許諾給他們工商管理專業。
志愿填報的情況已經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模糊。說清晰,是因為專業的填報情況越來越明確。說模糊,是因為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又有多少考生因為專業上不能滿足需求而選擇了清華。每打一輪電話,心里都在擔心,電話那頭那個曾經堅定要報北大的聲音是不是會變得猶豫。
我終于感受到,原來北大文科也會遇到如此大的挑戰。我們本著對考生負責的態度,以100%的把握告訴考生可以填什么,不可以填什么專業的時候,給北大帶來的,就是生源的損失。
我覺得我應該改變策略了。我不再告訴考生你不能錄取到某專業。我只說,有希望,但是你要愿賭服輸。事實上,我說的仍然是實話。因為誰也無法預料到,高分的考生是不是在下一刻,就更改了他的專業,甚至離開北大。填報志愿本身就是一個博弈的游戲,只要有一個人偷偷違反了規則,后果就是不可預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