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年的央企重組或將重新上路,這一次,那些被圈定的央企或許將被迫結束它們的緘默。
8月中旬,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國資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奧運會后國資委將再啟中央企業重組一事。值得注意的是,鑒于央企重組進程緩慢,李榮融透露,下一個階段國資委要轉變重組方式,由之前自愿組合轉變為國資委主動推進。
從2004年央企重組啟動至今已四年有余。四年來,這場央企重組幾乎變成了中房集團“一個人的獨舞”。除了該集團獲得華能房產業務劃撥外,其他企業的房產資源整合幾近停滯。
當下,后奧運中國經濟何去何從并不明朗,加之地產行業前景看淡,此時,國資委明確表態由幕后走向前臺,強勢推動行業整合,勢必加速擠壓中小房企生存空間。
整合模式高調轉型
2004年6月28日,國資委下發《關于中央企業房地產業重組有關事項的通報》,中房集團、保利集團等14家房企相繼被國資委圈定為“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央企,具備重組其他非地產主業央企地產業務的權利。
四年來,除了中房集團無償受讓華能14.2億元的房地產資產之外,其他幾家央企,并沒有大的“動靜”。“中間摻雜了很多利益糾紛,如果國資委出面主導或許將有利于重組推進。但政府主導摻雜了市場因素,預期結果并不會太過樂觀。”上海城開集團總經理倪建達對本報記者表示。
為中房集團重組一事奔走了多年的孟曉蘇向記者坦言,“企業關系,糾葛復雜”是重組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很多企業旗下的房地產資產良莠不齊,優質資產不愿意出手,不良資產對方又不愿意接受,如此以至僵局。資料顯示,169家央企中,有80%的企業涉足房地產業,也就是說有130多家央企沒有按照國資委的要求,將房地產業務轉讓。
而李榮融此番公開表態被業內解讀為是國資委對2004年《重組通報》的修正。此前,國資委堅持“自愿協商”,沒有強制效力。這也被認為是導致央企重組進展緩慢的重要因素。
“整合模式的轉變其實早在整合之初就埋下了伏筆。”蘇晶表示,“當時在《重組通報》中,為了淡化重組的行政色彩,國資委特意強調‘自愿協商’,國資委只是居中協調。這就意味著《重組通報》并不具強制效力。”
此次國資委出面主導,或許并非能得償所愿。盡管倪建達辨稱,由上海市國資委主導的上海城開和上實的并購并沒有蹈入政府強制“拉郎配”的覆轍。但他對政府主導過程中的行政干預顯然諱莫如深。“每個國企差異很大,央企整合掉小企業,效率好不一定效力就好。”
新一輪央企并購潮
李榮融在發布會上表示,房地產央企總數繼續維持不超過15家,相當一部分企業的房地產業務只是作為一個過渡。
“如果一旦國資委援手,我們會首先占領先機。”8月14日上午,保利地產董事總經理宋廣菊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一直在等待機會,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整合資源。”作為最初設定的五大地產央企之一,保利之前對于重組似乎并不積極。
“沒有規模,就很難降低造價,最后必然退出市場。”李榮融在談到地產央企重組時表示。倪建達認為,房地產行業不是一個工業化程度很高的行業,規模大小不一定是控制成本的決定因素。
事實上,諸多央企房產業務早已開始急尋出路。據悉,近段時間房企的股權頻頻掛牌交易:中國華潤總公司掛牌5700萬元轉讓所持重慶置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0%的全部股權欲整合旗下資產等。
不可否認,國資委的推動或許將“助長”行業并購風起。倪建達表示:“如果國企的影響力過大,可能會使行業壟斷和中小企業生存難題再度凸顯。最后形成一個競爭不充分的市場環境,影響行業發展。”
無論如何,國資委此次表態的信號作用不容忽視,下一步國資委將如何主導并購重組,或許將是繼“房價走勢”之后市場上又一個重大話題。(張媛媛 中國房地產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