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銀行這樣推銷產品肯定是瘋了,業務員的溝通方式,讓我想起了保險經紀人。”從上海調任深圳的周小姐說,前兩天莫名其妙地連續接到了自稱渣打銀行的電話,都是推銷該銀行的個人信用貸款產品“現貸派”。
不光是渣打銀行,花旗銀行也在以加快個人信用貸款的市場推廣。
收緊的貨幣政策讓多數銀行的信貸業務更加謹慎,貸款總體緊縮的大環境下,作為消費貸款的個人信用貸款卻在夾縫中打開了一片天。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上,個人信貸的規模非常巨大,而在中國這幾乎是一塊被忽略的處女地。
這是一場剛剛開始的盛宴。
三銀行大戰
目前上海市場上推出個人信用貸款產品的主要有三大銀行。寧波銀行是中資的代表。該行上海分行2007年5月18日推出“白領通”產品,最高提供20萬的無抵押信用貸款額度。隨后渣打銀行也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個人信用貸款“現貸派”。花期銀行則在2008年5月6日推出了同類產品“幸福時貸”。
由于針對的客戶大致都是白領人士,三家銀行開始在推廣力度上較勁。
花旗銀行的“幸福時貸”自推出一個月以來,大打“今天就把幸福帶回家”溫馨牌。目前廣告也滲入到多處白領出入區域,如陸家嘴地鐵站廣告牌,5A級寫字樓的電梯視屏廣告,市中心住宅樓宇廣告等。產品的市場地位主要為上海有穩定收入的中產階級,包括大量中外資企業的高收入人群。
寧波銀行則深入白領聚集的寫字樓,逐個推銷。渣打銀行的電話推銷相信很多市民有過體驗。其實,三大銀行業務的角逐不僅限于上述方式。相關人士透露,寧波銀行還針對上海已經著手調整白領通業務,花旗銀行未來放貸的倍數可能進一步放寬,例如達到月收入之8倍左右,基本和國際市場接軌。
“信用貸款與其它的產品不一樣,需要單獨的系統,中資的大銀行看不上。”一名中資銀行人士介紹。
過去幾年,上海地區的個人信用貸款基本處在為個人業務的邊緣地帶。只有少數幾家中資銀行有一定額度的個人信用貸款,其標準類似VIP客戶,審批難度較大,客戶群局限較大,并未批量開展業務。
原本是雞肋,目前卻成了搶手貨。相關人士透露,自2007年5月份起,至2008年3月末,渣打銀行“現貸派”共辦理6200余戶,貸款余額2億元,平均每戶3萬余元。截至2008年5月31日,寧波銀行上海分行辦理的信用貸款白領通業務的客戶實際使用貸款目前也達到了2.8億元。而且,此項業務在上海市場的總額就達到了寧波銀行個人消費總額的90%。
千億個貸蛋糕
境內的個人信用貸款尚屬于一個新興的領域,上海市場成了上述三大銀行試水新業務的戰場。
上海銀監局2008年一季度數據顯示,根據貸款方式劃分,個人貸款3591億,其中保證類18.9億,抵押類3506億,質押類24.5億,信用類41.6億。
“41.6億中,含信用卡項下的19.4億,則真正意義上的信用貸款22.2億,占比0.62%。”一名銀行人士測算后說。
這些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個人信用貸款與發達國家的情況相差甚遠。
有關資料顯示,國外個人銀行業務發展程度較高。比如在英美等金融業高度發達的國家,金融業在GDP增加值中的份額已超過6%。這些國家面向居民個人的消費信貸、銀行卡等個人銀行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最主要的業務領域和效益源泉。
如美國的花旗銀行,個人信貸占貸款總額的60%以上,英國的馬克萊銀行、匯豐銀行等主要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服務占其全部收益的60%~90%。其中以個人信用貸款為主要部分。
同樣以美國為例,個人消費支出在GDP支出中所占份額大致在70%,而個人消費支出中,各種信用形式的消費支出占半數以上。個人信用貸款的額度不低于房地產的貸款。而在中國,即使是最與國際接軌的上海,各種信用類的消費支出僅僅占到0.62%。
上海銀監局最近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07年末,各中資商業銀行消費貸款余額3056.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97%。在這塊業務里,除了住房消費貸款呈萎縮態勢外,業務增長向其他大類消費貸款、汽車貸款、助學貸款、大件耐用消費品貸款等傾斜。
可以預見的是,潛力無窮的個人信用貸款市場是塊千億規模以上的大蛋糕。但國內中資銀行除了寧波銀行有同類業務,以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間歇性有推行過以外,基本被商業銀行所冷落。
博弈上海灘
盛宴已經拉開帷幕,越來越多的銀行會加入蛋糕的爭奪戰之中。有消息標明,南京銀行正在策劃類似產品,即將推出。
在上海這個區域里,個人信用貸款潛力散發著誘人的商機。
寧波銀行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海居民平均收入規模達到8412.89元,遠超全國各地區城鎮居民平均收入水平4674.84元,成為全國居民收入最多的城市。
另一方面,消費品呈現旺銷態勢。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1億元,同比增長16.9%,增幅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增速分別比生產總值和投資高5.4個和11.1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全市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38億元,同比增長23.8%。
同時,上海已經開始完善個人信用記錄,這種信用記錄被認為是個人信用貸款業務開展的通行證。2000年7月1日,上海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專業性個人信用中介機構——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并正式開通了個人信用聯合征信服務系統,首批100萬上海市民的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已進入服務系統的數據庫。
上帝關上一扇門的同時開了一扇窗。在房貸風險增強,宏觀調控壓制信貸規模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必須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夾縫中,個人信用貸款由此成為銀行贏利追逐的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