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如何培育誕生?
身為“神州試管嬰兒之母”,她面臨怎樣的壓力?
《面對面》董倩專訪生殖醫學專家張麗珠,正在播出。
1984年,張麗珠成功培育出了我國大陸首例體外授精胚胎。接下來需要將受精胚胎移植到患者的子宮內,這是整個試管嬰兒技術過程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步。
董倩:第一例把受精卵植回子宮的手術,是您自己操作的嗎?
張教授:這起頭的都是我自己,從頭到尾。
董倩:這個過程難不難?
張教授:這個手術的過程不難,也是說比較簡單,可是比如子宮倒后,你給這個管往后插,子宮往前就往前插,距離子宮底大概有一個厘米,當初到底應該距離多少厘米,還沒有規定,后來知道,距離子宮底要一個厘米,因為怕注射到輸卵管里面去,所以后來這個操作簡單而細致。你別捅來捅去,結果會損傷了子宮內膜了。
董倩:您把受精卵植回子宮這樣的一個手術,您做到第幾例的時候成功了?
張教授:13例。
董倩:那為什么前12例都失敗了?
張教授:這個我技術上沒有差錯,可是也很難說,胚胎的質量好不好,種的進種不進還要看內膜能不能接受它。
經歷12次胚胎移植的失敗,張麗珠用去了3年時間。試管嬰兒技術的研究一度陷入了困境。
董倩:當時反復地沒有成功,那段時間對于一名醫生來說,恐怕心里上也是要承擔相當的壓力的?
張教授:我覺得我大概在整個的醫療過程當中,也曾經遇到過很多的困難,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也不那么平穩的,我覺得這是我承受的壓力的一生當中的一部分。不斷的有壓力,不斷的有坎坷的道路,不那么平順。
董倩:您心里預期是做到第幾例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妊娠反應?
張教授:隨時都有可能。
董倩:您非常樂觀是吧?
張教授:我沒有悲觀,/我覺得國外不得了,國外第一例試管嬰兒,他們第41例說是妊娠轉孕,陽性的,結果是一個宮外孕,他們沒有受到特別的威脅,繼續做下去,做到102例才真正的懷孕了。人家也不是那么容易,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容易的事。
董倩:您做了12例受精卵植回子宮,那么那12位婦女都沒有懷孕,您怎么跟她們解釋?
張教授:他們都有思想準備,我說成功是少數,我們都盡心做了,現在看起來都好,可是不見得就會成功。成功百分率最后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幾,這些我都得交代,不然你說給我做試管嬰兒,為什么到這個時候都懷不上孕呢?
董倩:都能理解嗎?
張教授:這個沒有,除非不講理的病人。
1987年6月,張麗珠做了第13例胚胎移植手術,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患者出現了妊娠反應。
董倩:那位患者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
張教授:就是鄭桂珍,甘肅來的,她其實條件不怎么好,她來的時候已經38歲了。我就說超過了37歲,平均說起來,卵也不多,卵的質量也不好,我就是說用開腹取卵的同時,取卵,就是這個辦法,那么穿了四個卵泡,得了四個卵,四個卵都受精了,都形成胚胎了,都種進去。
董倩:出現了妊娠的反應,您一定覺得喜出望外?
張教授:特別高興,特別高興,可是不等于說就真正成功了,最后這個病人就一直住在北京,我們一直在觀察,反正這個算是這個首例,首例臨床妊娠。
鄭桂珍因為輸卵管阻塞,結婚20年來飽嘗無法生育之苦,讓她沒有意料到的是,這一次手術圓了她為人父母的夢想,迎來了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的誕生。
[與嘉賓在檔案室現場交流]
董倩:所有的資料都是在這兒吧
第一例試管嬰兒出生是在哪一年?
張教授:1988年的3月10號出生。
董倩:都有記錄是吧?
張教授:都有紀錄。
在北醫三院的病案室里,依然保存著一份20年前的病例記錄,清楚地記載了我國內地首例試管嬰兒的整個孕育過程。
1987年6月24日,張麗珠給來自甘肅的不孕患者鄭桂珍做了開腹手術,共取得了獲得4個卵子;
6月25日,卵子體外受精成功。
6月26日,張麗珠給鄭桂珍做胚胎移植手術。
7月10日,鄭桂珍出現早孕反應。
1988年3月10日,張麗珠為鄭桂珍做剖宮產手術。
董倩:為什么不是自然生產,而是剖宮產呢?
張教授:因為這個孩子特別的寶貝,年齡這么大,好不容易懷上孕,這個生殖生產過程當中,會有一些合并癥,也許什么頭出不來,做產鉗的什么,臨時改變反正,說不定小孩受到一些什么影響,或者是頭顱有些損傷,做產前措施,不采取這些方案,所以就是要選擇剖宮產,這個剖宮產不等于說她一定生不出來,即使在這種前提,這么一個寶貴的孩子就進行選擇性剖腹產。
董倩:張教授在等待這位患者懷孕生孩子的過程中,您心里面有沒有多多少少的擔心?
張教授:我不擔心,我真是沒有什么擔心,可是到臨時要做剖宮產的時候,我有點兒,萬一說小孩生出來有畸形,什么豁嘴、兔唇,當時記者都圍滿了在那兒,一出來,趕緊拍照,一下子就拍進去了,稍微心里頭有這些負擔。
董倩:那出現一種畸形的情況的機率有多大?
張教授:這個很多人做過研究,自然懷孕生產和做這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這么來分娩的小孩沒有什么差別,畸形沒有什么差別,就是生出孩子跟自然懷孕生的沒有什么差別。
董倩:但是為什么您當時還是有多多少少的一些擔心呢?
張教授:這個是萬一,萬一會出現。
董倩:如果萬一會發生的話,后果又會是什么樣的?
張教授:那當然非常不好說,你們做的試管嬰兒都是畸形的,因為第一例被大家都看見了,都想這個孩子怎么怎么樣,結果一出來畸形這個影響非常不好。/可是一切順利,出來,完全正常,哇哇大哭。
[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誕生的新聞聯播資料]
董倩:這位試管嬰兒的母親她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
張教授:生完這個孩子護士長就抱給她看,她還躺在床上,她就哇哇大哭起來。
董倩:那位母親?
張教授:這位母親就哇哇大哭,然后父親等著門口,孩子出來了,就滿是點頭,說謝謝謝謝。
董倩:您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張教授:反正我覺得挺高興,/這個媽媽高興,而且這個試管嬰兒也都挺正常的,為我們國家開了這個一試管嬰兒的例。
試管嬰兒技術的新發展,帶來怎樣的爭議?
從事試管嬰兒研究20年,她在追求什么?
《面對面》董倩專訪生殖醫學專家張麗珠,正在播出。
因為培育了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張麗珠被稱為“神州試管嬰兒之母”,她給不孕不育患者帶來了希望,然而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試管嬰兒這項新技術依然不能夠被社會所理解。
董倩:第一名試管嬰兒落地之后,當時您有沒有聽到社會上的反應是什么
張教授:很多人不理解,試管嬰兒母親她呆在北京,大概有兩個多禮拜,然后我們就送她回去,給她準備了一個特殊的車,給她開了后門,不經過一般的鐵路上的站上火車,然后就有一個老大娘,有一個老大爺是管這個后邊的鐵門的,然后他說,這是試管嬰兒,說讓我看看這試管嬰兒怎么回事,看看,這試管嬰兒出來這么大的孩子,所以當時也不理解,以為就是直接從試管里出來的。
董倩:您作為醫生,愿意跟更多的人去解釋,這個過程是什么樣的,什么是試管嬰兒嗎?
張教授:這個一個是對我們來的病人我們解釋,另外我也寫很多的資料,那些報紙上也有發表了,我只能做到這一步,可是有人不看報,有人不想知道他還是不知道。/ 00:59:57當時第一個試管嬰兒生了之后,那個電視就出現這么一個鏡頭,當然那個時候非常的熱門,說試管嬰兒,他們都不懂。這個老大娘在罵,說他兒媳婦生了一個兒子,從醫院回來,生了孩子是一個試管嬰兒,這個老大娘就說這不是我們的孩子,叫她滾出去。這個鏡頭都有,一個是不了解,一個是好像是別人的血統,當時我覺得心里很受壓抑。
董倩:您是一個走在最前面的個人,身上承擔的壓力肯定是有的?
張教授:我就是在社會輿論壓力之下還是一直做下去,因為我覺得這是滿足病人的需要,病我覺得經常這個在醫療過程當中病人得到挽救,病人的腫瘤什么的,得到了治療,很多的病人都跟我說過這個話,說是你救了我的命,是你給予我的這個生育的權利,反正我覺得當時我作為一個醫生,也就是這種心情。
在培育出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之后,張麗珠繼續著她在試管嬰兒技術領域的研究。1992年,她培育出了我國大陸首例贈卵試管嬰兒,因為需要借用別人的卵子來生育自己的孩子,這對傳統的倫理觀念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董倩:當時為什么要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呢?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可能已經偏離試管嬰兒原有的含義了?
張教授:一般的試管嬰兒是自己的卵,自己的精子,現在為什么要贈卵,我就舉一個例子說,就是有一個校醫務室的一個大夫,她原來生活很美滿,家庭很好,她兒子上大學的時候車禍死亡,她那陣已經40多歲,她悲痛得要命,她說我怎么樣我想自己生個孩子,所以就給她贈卵了,結果她真是覺得太滿意,太感謝了,所以贈卵是從她自己肚子里頭生出來,雖然沒有自己的血統,可是對她來說,比不能生要好得多,跟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就舉這個例子,有人就是非常想生,結果不能生,年齡太大了,沒有卵了,有病了,卵巢拿走了,自己沒有卵,只好用別人的卵。
董倩:和當時的這種社會心理的接受程度,您覺得會不會有沖突?
張教授:這種贈卵,我們一般都給保密的,保衛病人的隱私權,所以這種病人我們一般都不對外宣傳的,記者要來看她,我們拒絕進去看,他要想給這個無卵,無精人懷上孕了,生自己的孩子,想給他做報道,我不允許他們進去看
董倩:那您作為臨床醫生,要不要考慮自己所進行的實驗和倫理方面會不會產生沖突?
張教授:我們都要考慮,所以我們等于是跨學科、基礎、臨床、社會學、法律學、倫理學都應當知道。
董倩:您在倫理學方面,從這個角度是怎么考慮的?
張教授:我覺得是有倫理學的問題,可是我覺得讓這個父母,讓孩子認識這個問題,/等孩子長大了,是不是應當告訴他們,你的遺傳是從哪兒來的,這個我覺得這個要做很細的工作。
在張麗珠的推動下,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2002年掛牌成立,發展到今天,這里已經成為我國內地首屈一指的試管嬰兒技術研究基地。
(張麗珠在手術室講現在的流程)
董倩:您看從1988年第一例試管嬰兒呱呱落地,到現在整整20年的時間了,那技術上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張教授:像試管嬰兒就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這是最基本的一個技術。在這個基本技術以上又延伸了一些新的方法,比如說贈卵、代孕,或者冷凍胚胎,那么在顯微操作上,也有一些改進,過去不能做的,現在能做了,比如在顯微鏡下做單精子、卵巢、就是卵子的包漿內注射,還有就是種植前的遺傳學診斷,這都是比較高的技術。
董倩:您感覺這個社會對于試管嬰兒這樣的一個20年前的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張教授:我覺得過去找我們來治療不育的不多,現在真是,我都覺得完全應付不了,我說從前一年做個32例,第一年做32例成功了兩例,以后逐年的增加,你說現在一年3800例。
(張麗珠從生殖中心過道穿過人群)
張教授:你看外面堆的病人,我覺得真不應當這么做了。
董倩:那應當怎么做呢?
張教授:我說這個承受不了了,我覺得不應當,應當更多的中心成立,我不知道我這個想法對不對,我看了這么多病人,堆在用道里,我們不應當接受這些病人,條件不夠,你怎么接受,首先你得有條件,這么不好的條件,讓病人也受苦,這個可能也會影響效果。
目前,經過衛生部批準從事試管嬰兒技術的醫療機構已經超過了100家。越來越多的不孕不育患者憑借這項技術實現了為人父母的心愿。
董倩:社會對于試管嬰兒的這種認知程度,接受程度,您覺得這么多年來有沒有變化,因為在一開始的時候,您跟我說很多人都是匿名來您這兒做手術的?現在呢?
張教授:現在我覺得他們也并不見得愿意暴露身份,可是我們的要求是這樣,你給我出生證,就是我才收你。
董倩:為什么,張教授您覺得這些人到這里來進行手術的時候,不愿意用自己的真名,那么到現在他們對試管嬰兒這個東西還心存障礙嗎?
張教授:還覺得自己不能自己生,在人的面前有自卑感,這種不能生育的人,人家有孩子,我自己不能生,自卑感,但是不能做試管嬰兒,兩個人感情就破裂,那么現在就覺得,自己不能自己自然的生,到底跟別人不一樣,在這方面有毛病,特別不愿意暴露,在性的方面,生殖的方面有缺陷,好象不愿意暴露。
董倩:那您覺得是不是最終會過渡到這樣一個階段,整個社會能夠以一種平常心對待這些試管嬰兒,會有這么一天嗎?
張教授:我覺得會有變化,因為很多國外的情況就不一樣,比如像芬蘭,路上走的孩子,10個里頭有一個就是試管嬰兒,像外面獨生夫婦的孩子,對婚姻的看法也會有改變,對生殖的看法也會有改變,這個我覺得隨著社會的凈化等等,很多的社會的觀念不一樣,我覺得今后對于試管嬰兒也會有更大的不同的看法。
(慶祝試管嬰兒20周年活動現場)
1998年,張麗珠從北醫三院婦產科退休,擔任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名譽主任。雖然年事已高,她依然會經常來到生殖中心做指導工作。從事試管嬰兒研究和臨床工作20年來,張麗珠親手培育出生的試管嬰兒就有300多名。
董倩:您跟他們都保持聯系嗎?
張教授:我覺得對他們很關心,當然比較的關心一些。可是我跟他們并沒有聯系,并不是個個都聯系,只有個別的他們找我,或者特別的愿意跟我接觸,/有一個特別愿意跟我聯系的,/也是搞這個醫務工作者,搞保健的,三胞胎那個,他自己三個女兒,/當時就生了三個女兒,我們也有點害怕,說將來這么多,增加負擔,結果他們克服了困難,還滿處寫文章,有人要他其中一個女孩,給他多少多少錢,好像幾萬塊錢給這個孩子,算他的,他不肯,他這三個孩子培育特別精心,而且就是說,他怎么克服困難,沒有床,掉一個籃子,在墻邊上,然后他對這三個女孩非常的重視,這三個女孩已經10幾歲,會唱歌,會跳舞,這次來了還表演。
董倩:他們的一切是不是跟正常的孩子一樣?
張教授:沒有人對我抱怨過,說他們不好或者怎么樣,好像沒有什么特殊的。
董倩:您覺得自己在感情上,跟他們有沒有特別的聯系?
張教授:我覺得真是說起來,還不是你說像不像親生孩子。
董倩:但是是經您的手把他們帶到人世間的?
張教授:對,只能這么說吧。我覺得不只是這幾個個別的家庭,我覺得這一門科學還是更重要的。
董倩:您今年已經87了?
張教授:對。
董倩:那么當您回頭看這段歷史的時候,您怎么評價自己的這段工作呢?
張教授:我這么回頭看,我覺得我的確也不容易。因為的確那個時候,這個精神壓力那么大,條件那么差,我居然能夠堅持下來,我回頭再看,我覺得也不容易,可是我就是這么一個人,做事情就是一直做到底的,我覺得也沒有什么稀奇。
主持人尾語
20年來,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出生的試管嬰兒已經有3000多名,在全國的范圍內,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1萬,在一些歐洲國家,試管嬰兒占到全部新生兒的比例甚至已經達到了1%到3%。在全世界的范圍內,試管嬰兒雖然說它的數量呈一個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這項技術給全人類和社會帶來的影響恐怕還是剛剛開始。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