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設立“新特區”利于地區均衡發展
熱議已有一些時日的第四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問題,在12月7日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終于有了答案。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近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12月8日《新京報》)
這一決定對促進中 部地區的發展,縮小中國不同地區和城鄉之間的發展失衡,無疑有重要意義。此前,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新區和成都與重慶,已先后被國家列為了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些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相繼出現,乃是中國根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做的又一次制度創新。
從世界其他國家和中國自己的歷史經歷看,經濟和社會發展,與在資源壓力下的技術和制度創新,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在社會條件特別是資源和技術背景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適時創新制度,是一個國家克服困難、實現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關鍵。
實際上,中國的改革開放本來就是一次大規模的制度創新過程。但今天的問題已不同于以往,過去成功的經驗也不再完全能適用于現在。二三十年前制約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那些問題,絕大部分在今天已不復存在。在經過近三十年的迅速發展、進入工業化中期以后,中國目前在經濟和社會領域所面臨的問題,已轉變為如何在低成本經濟增長時代即將終結的情況下,解決巨大的城鄉和地區發展差距、嚴重的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等難題,促進產業、技術和經濟類型的升級和社會公正的實現。
消解這些新問題,還是只能向改革要出路,要繼續通過推進制度創新,使各種體制改革向縱深演化。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就是中國根據新的經濟和社會形勢,所做的新的重大戰略部署,期望以合適的政策引導和發展戰略規劃,首先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進展,達成以點帶面、全面更新的效果。
與改革開放初期設立經濟特區不同的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不再致力于對某些地區實行政策優惠,而是重在引導國家內部不同地區根據不同的資源稟賦條件,開拓自我創新能力,改革的成本因此也是由地方承擔,而其經驗啟示則為全國所共享。
就武漢和長株潭建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來說,它的意義首先在于協調不同地區的發展均衡。2004年,國務院就提出了“中部崛起”戰略,如今將武漢和長株潭設立為第四個改革試驗區,則有利于湖北和湖南兩個中部省份充分發揮地方能動性,在“兩型社會”上做出積極探索,加快這兩塊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從而縮小中國不同地區的發展差距。
同時,武漢和長株潭改革試驗區還將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探索新的動力模式。在過去20多年間,東部地區的政策優惠在先,已形成全面的先發優勢,中西部地區想通過以往東部經濟特區的發展方式迎頭趕上,不太可能。在東部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基本飽和、一部分產業已需要向其他地區轉移的情況下,中西部地區又需要總結近三十年來改革開放的經驗和教訓,盡量避免東部地區在過去經濟發展中所帶來的一些問題,特別是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使中西部經濟和社會發展在模式上有所創新。它的試驗成敗,因此又關系到整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路徑的變革。
《瞭望》文章:中部期待“試驗田”
經過東部沿海試驗獲得外向型發展經驗后,中國的改革發展需要獲得更多的基于本土資源的內生型試驗經驗,這一背景下,中部“試驗田”呼之欲出
自今年6月份“成渝”統籌城鄉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獲批后,熱鬧了一段時間的國家試驗新區 之爭沉寂下來。但是,11月初,一個消息不脛而走: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作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已經國家發改委報國務院待批,以探索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發展之路。
消息傳出,正值十七大報告提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之際,因而引起廣泛關注:中部兩大中心有望被納入“先試先行”的國家試驗區視野,這是否意味著區域協調發展將步入縱深推進的攻堅階段?
“四大雁陣”的總體布局
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地理版圖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傳統的沿海與內陸兩大板塊分割局面,正在被東、中、西、東北四大各有側重的戰略方陣所取代,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正在日益明晰。
自2006年“中部崛起”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中部在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規劃中,成為最后一個戰略板塊;在駛向市場一體化的中國經濟地理格局中,這也是“承東啟西”的關鍵板塊。完成最后一個“集團方陣”的排兵布局,一個“四大雁陣”比翼奮飛的區域協調發展壯觀藍圖日漸呈現出來:西部在大開發中通過國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區域合作,由傳統資源時代向產業時代挺進,普遍駛入加速增長的軌道;中部6省承接和對接產業梯度轉移,在承東啟西中謀求崛起,意欲揮別“不東不西”的尷尬;東北3省則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昭示出“老工業巨人”重振雄風的氣概;東部更是志在將“率先發展”進行到底,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演繹出鳳凰浴火重生的新版傳奇。
尤其在東北、西部和中部欠發達區域,中央政府加大重點領域的投資傾斜,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條件和投資環境,提高當地的公共服務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這些區域經濟增長的動力。同時,東部沿海地區依托自身的經濟基礎,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繼續保持領先發展勢頭。
各個部門也在為扭轉“東富西貧、南強北弱”的不均衡局面,謀求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各顯神通:商務部推出“萬商西進工程”,用3年時間推動萬家境外和東部沿海企業到中西部地區開展投資、采購和經營協作;交通部門規劃到“十一五”末,中部各省與相鄰東部地區間將至少建成兩條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與相鄰西部地區間至少建成一條高速公路通道。
區際之間既競爭又合作,既互動又互補。一些地方政府以工業園區建設和城市建設為載體,調動各種資源擴大投資規模,包括以稅收優惠和土地低價吸引投資,使得一些不具優勢或者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弱的區域,也形成較大的工業規模。與此同時,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以市場為基礎的區域經濟合作全面展開。各地區出于增強競爭力的內在要求,開始突破傳統的制度性障礙,推進區域經濟整合,發展各種橫向合作。區際競爭促進各區域提高本區域競爭力,區域經濟合作和生產要素大規模區際流動,增強了區際互動發展關系。
十七大報告中說:“要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這一描述,將一個互動、互補、互相促進的區域協調發展藍圖勾畫得十分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