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經貿摩擦原因與實質
目前,有很多專家學者就中美經貿摩擦的原因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有人認為是意識形態的競爭,有人認為是科技競爭,有人認為是文明的沖突,有人認為美國征收關稅是為了彌補政府財政赤字,有人甚至認為美國是新的法西斯主義。這些論斷固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這些學者大多數沒有注意研究美國的經濟社會結構問題,而這才是中美經貿摩擦發生的根本性問題。
中美經貿摩擦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經濟社會出現嚴重問題。美國對中國發起經貿摩擦,表面看是中美巨額貿易逆差,其實是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出現了嚴重問題。中美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①美國產業向外轉移。長期以來,美國是世界科技強國,制造業發達,但勞動力成本較高。而中國勞動力便宜,產業體系完整,美國制造業必然會向中國轉移。制造業轉移則美國產業空心化,就業人口減少。②美國實行促進增長的低利率政策。金融危機以來,為促進經濟增長,美國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和低利率政策。由于美元是國際結算貨幣,儲蓄率偏低,美國采取不斷發行國債,不斷提高債務上限,借錢度日政策,這必然導致出現貿易逆差。③美國社會結構發生變化。發生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呈現高端人群數量急劇下降,中下層生活更加困難等局面。據?CareerBuilder?就業網站公布的研究顯示,有?78%?的美國全職工作者承認自己把月工資花的一分不剩。另據美國?Business Insider?報道,目前?57%?的美國人的儲蓄不到?1?000?美元。如果美國提高利率,經濟增長的勢頭必然受到較大影響,很多人將陷入生活困境。美國為了逼迫制造業回流,對很多國家加征或威脅加征關稅發起“貿易戰”,但是回流又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是中國科技創新實力顯著增強。美國認為,中國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威脅了美國科技創新的領導地位,會加劇美國經濟社會體制性結構性問題。近年來,中國采取了有效的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科技創新政策,經濟社會和科技創新取得快速發展,是從模仿經濟到技術創新驅動經濟的轉變最成功的國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豐碩成果,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我國經濟開始走上高質量發展階段。2018?年我國研發投入達到?19?657?億元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達到?2.18%,預計在?2030?年前后將超過美國。我國居民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達到?154.2?萬件,為美國近?2.5?倍。尤其是到?2018?年底華為技術公司在?5G?通訊領域公開的標準必要專利接近?1?970?件,而美國高通公司只有?1?146?件,只位居第六位。尤為重要的是,我國制定了非常明確的產業和科技創新發展目標:我國?2015年明確了?2035?年前后建設成為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2016?年發布《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綱要》,明確了?2050?年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目標。美國是蘇聯解體后世界唯一強國,雖然其科技創新能力仍居世界首位并且還在增長,但中國科技創新發展更快,快速跟上的勢頭更明顯,一些領域甚至走在美國的前列。雖然美國很清楚中國科技創新與美國還存在巨大差距,但一些美國人仍擔心中國科技創新快速發展可能會威脅美國競爭力的核心即科技創新領導地位,也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美國經濟和社會的問題。這些擔心加上中外一些學者對中國科技創新實力不準確的計算和不恰當的宣傳,更加劇了美國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