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辯論:單一市場孰之過?
今年6月21日,巴黎11區組織了一次面向全區居民的研討會,題目叫做“在中國的中國人,在歐洲的中國人”。 宣傳單用中法兩種語言標示,針對性很強,研討會的地點在11區政府的節日大廳。
盡管這是一次自愿性質的活動,但是不少在11區有店鋪的華商都特意趕來參加,“給自己人鼓勁”,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加強和當地居民的交流和溝通,增進雙方的了解”。不僅華商熱情高漲,當地居民也很踴躍,幾百人的大廳坐得滿滿登登。
在觀看完法國Estelle Auguin女士在溫州拍攝的紀錄片《那里的溫州人在這里》之后,研討會變成了辯論會,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話筒成為最搶手的工具。話題圍繞著11區華商服裝批發店造成街區單一經濟而展開。
辯論現場一中年法國男子指出,這種商業活動的集中是“非建設性的”,當我們看到傳統法國店鋪逐漸從街區里消失,在我們住所周圍沒有辦法方便地買到面包、鮮肉和藥品,取而代之一間又一間中國服裝批發店,我覺得是一種悲哀。
另一位年齡較大法國男子稱,讓我所不能理解或者我覺得最不可接受的是,所有的中國批發店門口都寫著“僅批發/不零售”,這讓人看了很不舒服。為什么這樣的批發店不能移到郊區呢?這些批發商正在侵害傳統的法國便利商店,侵害街區的商業多樣性。
華人電腦協會會長張海平則指出,在巴黎最繁華的Rivoli街也同樣是服裝店林立,沒有人有這樣的反感,而在11區,也許是因為這些店鋪是中國人開的才會招致這樣的非議,無論如何,法國是一個法制社會,我們不能忘記的一點是法律規定也保護了商業自由。
一名白發戴眼鏡法國男子表示,我對街區內法國傳統商店的消失有不同看法,這是城市商業化的必然進程,其原因應當歸咎于越來越多的大型綜合商場的出現,而不是中國商人的到來。很多沒有中國商人的地方,類似的店面也在消失,所以不能說如果中國人走了這些傳統店鋪就會回來。而且設想一下沒有中國批發店的11區,我想那些店面將會空置很長時間。
另一名中年法國男子說,法國傳統店鋪之所以會消失,是由于巴黎居高不下的房價令小店鋪經營者無法生存下去,而不是現在正在發生的商業單一化。
報道指出,以上是討論的一部分,但已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各方的觀點、態度和“單一經濟”的成因。爭論持續到很晚,直到區政府的守夜人關上了節日大廳的大門,人們就站在區政府門口繼續著,最后是夜幕結束了這場遠沒有結束的討論。
后創業時代的新挑戰
在這里我們看到,華商在經歷了創業初期的資金、客戶、市場等經濟問題之后,隨著一步步發展壯大,面臨的問題正在由純經濟領域進入到新的社會領域,即如何與當地社會和居民相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國服裝業總商會的華商說:“華人來到法國創業很不容易,語言不通,人際不熟,只能靠著親戚朋友的互相幫助,大家一起來做。而且批發行業只有形成規模效益,才能吸引更多客戶,這就是11區集中了這么多批發店的原因。另外,11區的服裝店基本都是家庭式的經營,也就是說一家店養活一家人,如果放棄這種經營模式,他們很難在法國社會謀生。而且這里的華商都在這里干了十幾二十年,怎么能輕易放棄。”言辭懇切,令人深思。
另一方面,法國人講究生活品質,享受生活。而且法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在街區所占比重很大,很多退休在家的老人都希望有一個安靜的街區環境,購物方便、生活安穩,這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新的矛盾變成了華商經營模式與法國傳統生活方式的對立,而體現在這種對立背后的是雙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中國人有著天生的憂患意識和族群觀念,憂患意識讓我們勤勞,族群意識讓我們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而法國人注重個體權利,注重生活質量。因此,當中國商人走進法國人身邊時,難免會發生沖突和摩擦。
報道指出,如果雙方都能夠學習、吸收對方的優點,而不是抱怨和指責,那么未嘗不會有雙贏的局面。當然,一個民族的心理和文化是長期形成的,不是一時所能改變和強求的,那么就多給雙方點時間吧。世界正在改變,中國在崛起,華人也在崛起,當你變得越加強大的時候,你所受到的關注也就越多。一方面要有寬容的心態,吸收改進合理的建議,無理的地方,我們一笑而過。我們有智慧去解決這個問題,在做生意的同時,更多地去關心一下街區的發展,為當地居民某點福利,多交當地的朋友,或者經常組織一些聯誼晚會、文化活動,讓當地人感到華人在積極地融入他們,而不是我行我素。有了和諧的鄰里關系社區環境,大家都舒心。做生意需要技巧,而生活,不也是一樣的嗎?(王志峰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