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持續加強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堅持問題切入、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營商環境排名比去年再提高10位。
深化問題專項整治。繼續開展政府服務窗口質量、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壟斷性服務行業、政府和企業失信專項整治,將社會反映強烈的中介機構服務和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納入整治范圍。推動整治成果形成長效機制,持續開展“企業評、群眾議”活動,讓“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成為自覺行動,使“辦事依法依規、辦事不用求人、辦事便捷高效”成為沈陽這座城市的鮮明標簽!
加快改善政府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放而有管、過檻即入,先批后審、有偏則糾,全程監督、跟蹤服務。提高項目審批效能,推行承諾制審批和容缺受理機制,實行重大項目領辦代辦、建設工程“聯合審圖”“多測合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廣“多證合一”,推行企業全程網上注冊登記。加強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擴大“一窗制”服務、延時服務范圍,使沈陽成為全國行政效能最高的城市之一。
加快改善環境條件。著力提高城市窗口形象,改善機場、火車站、汽車站、旅游景區等公共區域環境質量,進一步規范出租車等行業運營秩序。著力加強公共服務供給,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完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服務設施,建設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社區,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品質。
加快改善要素資源配置。努力為企業獲得資金、引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充分發揮政府性基金引導扶持作用,帶動社會資本參與投融資。廣泛開展科技成果對接、產學研對接,推動大型實驗室、科學儀器、檢驗檢測等設備開放共享。設立政府精益管理獎項,開展“標準化+”行動,弘揚工匠精神,鼓勵企業提品質、創品牌。
(二)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強化“項目為王”意識,夯實基礎、增強后勁、防范風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狠抓投資和項目建設。緊緊把項目抓在手上,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加快投資進度,全年推進投資超億元項目1000個以上,確保華晨寶馬X3、米其林輪胎擴產等續建項目6月底前全部復工,華晨雷諾整車、恒大華誼藝術中心等新建項目9月底前全部開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規范政府投資,引入社會資本,加快實施快速路網、海綿城市、自貿試驗區基礎設施等PPP項目。開展“項目推進、企業幫扶”行動,著力解決項目受阻問題。盯住目標企業、強化精準招商,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引進內資增長15%以上。
努力培育消費增長點。完善消費促進政策,優化消費市場環境,開展常態化消費促進活動。擴大旅游消費,發展全域旅游,培育文化、工業、鄉村等旅游品牌,推動盛京皇城創建5A級旅游景區。活躍體育消費,豐富體育賽事活動,挖掘冰雪運動資源潛力,發展體育服務業。培育健康養老消費,擴大醫養結合服務供給。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出臺推廣應用政策。加快內貿流通業改革創新,促進商貿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老字號”創新創業。改造提升傳統商圈,盤活存量商業資源,加快向生活體驗綜合型業態升級。
積極擴大出口。制定外貿發展政策,努力建設貿易強市。抓好重點市場,鞏固美、日、歐等傳統市場,加快開拓“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抓好重點企業,推動華晨、同方、東藥等50家大戶擴大出口,形成一批有牽動力的出口基地。抓好重點產品,擴大成套裝備、汽車、電子等產品出口規模。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平臺,創建中國(沈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全年外貿出口增長13%以上。
強化風險防控。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監管體系,構建金融風險監控系統,提升主動發現、提前預警能力。積極防范化解非法集資風險,整頓規范金融市場秩序。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審慎處置國有企業債務風險、流動性風險、上市公司退市風險。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調控政策的持續性穩定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全面抓好“破立降”工作,進一步提振實體經濟,著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全力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制定實施示范區創建方案,設立中國制造2025產業基金,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五大工程。重點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推廣智能制造新模式,實施100個智能化生產線升級項目,建設10家示范性智能工廠,帶動制造業向智能化生產、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型制造加快升級。積極構建優勢產業生態體系,推進機器人智能城、東方機器人谷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機器人產業生態圈;依托渾南、法庫、沈北等航空產業園區,壯大飛機大部件、通航產業集群;放大IC裝備制造優勢,延伸IC設計、材料、封裝、檢測產業鏈;啟動建設東軟數字醫療和國際醫療產業園、眼精準醫療小鎮,構建大健康產業鏈。大力發展未來產業,推動現有汽車企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引入知名新能源整車及配套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實現突破;培育大數據龍頭企業,開展數據增值增益加工交易,建設大數據產業集群;發展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積極培育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智慧醫療、可穿戴設備等人工智能產業。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金融商貿開發區晉升國家級,促進私募基金、融資租賃等新型金融業態集聚發展;規范發展區域股權市場,集中推動企業股份制改革,加強主板上市及“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動態儲備。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快遞物流等物流業態,培育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服務業電商等電商形態。繁榮會展經濟,建設以國際會展中心、新世界博覽館、工業展覽館為支撐的會展產業帶,辦好國際多功能材料與結構大會、國際機器人大會、國際航空博覽會、制博會等大型會展活動。
全面活躍民營經濟。出臺針對性政策措施,強化政策宣傳,堅決破除各種歧視性限制和隱性障礙。加強融資服務,組織銀企對接,用好中小企業融資扶持資金和小微企業流動性債權基金,推行應收賬款、股權、知識產權等質押融資,擴大應急轉貸資金規模,啟動助保貸業務。加強中小企業人才、用工服務,擴大職業教育緊缺專業辦學規模。加強創新服務,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促進中小企業集群式發展。加強市場服務,開展產需對接、工商對接、農超對接等活動,辦好2018APEC中小企業技展會。嚴格執行產權保護制度,落實好新修訂的中小企業促進法。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暢通政府與企業聯系渠道,保護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做強做大縣域經濟。實施縣域經濟三年攻堅計劃。突出抓好縣域工業,推動產業園區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努力形成主導產業清晰、配套體系完備、上下游聚合的特色產業集群。發揮縣城和中心鎮的帶動作用,培育金融、物流、旅游、健康、養老等服務業態,建設縣域服務業集聚區。拓展新型城鎮化空間,規劃建設8個特色小鎮。縣域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要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繼續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落實好各項降本減負政策,進一步降低稅費成本,完善稅收優惠清單、涉企收費清單,挖掘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降費空間。進一步降低用能成本,擴大直購電交易覆蓋企業范圍。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積極開展無車承運人試點,加快解決物流管理費用高、物流企業小散亂、物流園區功能不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