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萬馬下海”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由于人們海洋保護意識相對缺乏,“千軍萬馬下海”,向海洋拓展空間,膠州灣自然也不例外。
據《膠州灣自然環境與地質演化》一書顯示,近50年來,膠州灣經歷了20世紀50年代的鹽田建設,70年代前后的填海造陸,80年代以來的圍建養殖池塘、開發港口、建設公路和工廠等填海高潮。
5月13日上午,記者乘上青島至黃島的輪渡,近處是船行泛起的波浪,遠處是隱約可見的小山和現代化的工業設施。從黃島輪渡碼頭乘坐公交車,在張戈莊路口下車,記者向膠州灣方向走去,在一處廢棄的養殖廠前,記者碰到了兩位漁民,一位姓管,一位姓楊,他們告訴記者,他們已經50多歲了,沒有別的謀生的方式,只能靠打魚為生。見到記者的時候,管師傅正在一座廢棄的養殖廠門前開荒,想靠這丁點兒的地方種點莊稼。管師傅告訴記者,這個養殖廠(如圖)就是填海填出去的,養殖扇貝、蝦等,經營了十多年,去年廢棄不用了。與面積縮小相比,他們似乎更關心出海打魚的地方,“如果出海口沒了,我們怎么出海打魚呢?”
膠州灣,青島的“母親灣”
膠州灣擁有十分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有我國“屯船第一善埠”之稱,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屬于齊國一個濱海港口。唐代,膠州灣附近的密州就有對外貿易的記載。北宋時是我國當時五大對外貿易口岸之一。1891年,清政府為加強北洋海防,在這里相繼設立總兵衙門,駐守水師。從此,膠州灣就成為一個戰略要地——軍港。建國后,以膠州灣為中心形成了國內外不多見的環膠州灣產業集聚帶,拉動著青島經濟、文化的發展。
年復一年,膠州灣如母親般營養和滋潤著青島這方土地,見證了青島由一個小漁村成長為現代化大都市的過程。在與記者交談中,無論是普通市民還是專家學者,都不止一次地用到“母親灣”這個稱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