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國養老金市場獲悉,截止到2006年底,國家的養老保險空賬已經達到9000億,而養老金賬戶節余只有4800億元,我國正面臨巨大的養老金缺口壓力,為此,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會同財政部共同起草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勞動保障部基金管理司司長陳良上周五在上海表示,該方案已經基本成型,準備在近期修改完善后上報國務院。
新法將擴大投資范圍實現賬戶增值
在由平安養老在上海承辦的瑞士人壽第三屆亞太區年會上,陳良對記者表示,《辦法》將適當擴大個人賬戶基金的投資范圍,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一些低風險、收益相對穩定的投資品種的范圍,以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時,對個人賬戶將實行專業化管理,選擇銀行作為基金托管人、選擇一些專業投資機構作為投資管理人,而受托責任則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承擔。陳良認為,在選擇專業化機構之后,通過專家理財來實現更好的收益,從而使退休人員獲得更好的回報。
據介紹,過去幾年,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名義投資收益率為2.18%,但加權通貨膨脹率卻高達2.22%,養老保險基金是在貶值和縮水。陳良表示,制訂《辦法》正是處于進一步加強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投資運營能力的考慮,將由省級政府政府統一管理,并準備建立由省級政府領導任主任、相關專家參加的投資決策委員會,主要職能是對個人賬戶投資過程中的投資策略、方向、投資機構的選擇、收益分配的界定等重大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再由相關部門組織實施。
年金管理機構牌照擴容提高基金運作效率
本月22日,勞動保障部宣布,將于今年9月開始受理第二批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申請,這次擬認定20家左右,法人受托機構6家左右,賬戶管理人5家左右,托管人4家左右,投資管理人5家左右,預計將在年底完成。
陳良在年會上也再次表示,這次資格認定將堅持按照市場實際需求審慎、漸進的原則,從嚴控制數量,發放的年金拍照將不再評審單一受托人和賬戶管理人,如果一個機構申請多個資格,只要申報一個材料即可。
記者了解到,2005年已經通過首批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資格認定的有37家機構。第二批企業年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數量明顯少于第一批,特別是投資管理人僅5家左右,預計基金公司、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養老保險公司四類機構在投資管理人資格上的競爭將會十分激烈。
對此,陳良認為,此舉是為培育專門的養老金管理公司,由于在中國,還沒有從名稱到業務沒有符合專業養老金公司內部制度設計要求的機構,現有的機構雖然向專業化邁出了一步,但是企業年金是信托型業務,而金融產品是負債型業務,因此現在增加企業年金管理機構牌照,是增加市場的壓力和活力,也是推動企業年金市場發展的動力。
平衡養老保險制度三支柱已成當務之急
目前,國家的養老金空賬缺口仍以每年1000多億元的規模迅速遞增,而個人養老金賬戶也在持續遞增。全國11個省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積累金額已經達到500億元,預計未來我國每年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新增積累金額將達1000億元。
陳良表示,目前國家正在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并且推行的養老模式是社會統籌養老+企業繳納養老金+個人繳納養老金,但由于從19991年開始,企業統籌養老向社會養老的轉變,從前的企業退休職工并沒有繳納養老金,他們現在所享受的社會養老都是現在的企業員工所繳納的養老金,因而也導致現在國家養老保險賬戶巨大的空賬。
在上海,政府為保障民生又出臺了兩項新政,上海市的城鎮居民低保從每人每月329元提高到350元,農村低保從每人每年2560元提高到2800元,同時失業金標準也最高提到482元。上海保監局也正在會同專業養老保險機構和政府部門、稅務部門研究個人稅延型養老年金計劃,一旦相關措施率先實行,對于國內的養老保險制度更是一種有益的探索。陳良稱,國家和地方財政也正在加大對這一部分的補助,并且鼓勵企業和個人繳納養老年金,并進行投資運作,以促進國家養老保險三支柱共同發展。(胡金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