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難2187人][青海壓縮支出支持救災][青海將提高玉樹考生高考加分 單獨給予錄取名額][青海承認個別救災物資發放點出現哄搶現象][未來幾天災區多雨雪低溫天氣/有利防疫/不利救災]
在參加抗震救災的各支救援隊伍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軍事記者。地震發生后,軍隊新聞單位視災情為命令,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抽調精兵強將,在第一時間迅即趕赴災區,打響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宣傳戰役。
解放軍報社、新華社解放軍分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宣傳中心、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八一電影制片廠共派出85名軍事記者奮戰在玉樹抗震一線。哪里有危險,他們就沖向哪里;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報道災情、謳歌英雄,他們自身的事跡也感人至深。
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記者倪寧、鄭冰,解放軍報社記者夏洪平,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記者王經國、黎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宣傳中心記者王亮、陳欣、李寒等8名記者在聽到玉樹發生7.1級強烈地震后,聞令而動,攜帶采訪設備和簡單的隨身行李,從辦公室直接趕往北京南苑機場,跟隨國家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于14日晚7時55分抵達玉樹機場。
一下飛機,他們就趕往玉樹州結古鎮的各個受災區。路上,他們邊前行邊與后方連線發稿。初上高原,快走幾步,大聲說話,都會覺得上氣不接下氣。8名軍事記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但他們全然不顧,匆忙奔走在各個救災點上。
入夜的高原,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由于事發突然,臨危受命,他們來不及準備個人行李特別是御寒衣物,大部分都是穿著單衣上陣,寒氣襲來,全身瑟瑟發抖。但是他們根本顧不上這些,仍精神十足地在災區采訪。
解放軍報社共有9名軍事記者在災區采訪報道。記者費士廷是乘汽車從西寧到達玉樹的,沿途出現了比較強烈的高原反應,但一到災區,立即投入到采訪中,一邊吸氧一邊寫稿。在采寫武警玉樹州支隊支隊長石華杰這個典型時,他一直采訪到凌晨兩點,回去休息到6點,又爬起來繼續采訪,最后在石華杰的帳篷中將稿件采寫完。
記者夏洪平抵達玉樹當晚,一直在救援現場采訪到凌晨4點。玉樹的夜晚寒氣逼人,實在忍受不了時,他就在廣場的火堆邊烤烤火,前胸感到熱乎了,后背依然冰涼。
記者丁海明在一次采訪中,車被堵得死死的。他堅持步行七八公里趕到采訪點進行采訪,差點虛脫,吸了很長時間氧氣才緩過來。
解放軍報網絡部副主任張鋒在蘭州出差時,得知玉樹地震的消息,立即驅車趕往災區。作為軍報前方采訪報道負責人,他每天工作20多個小時,組織策劃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玉樹抗震救災實錄》系列報道等一批有分量、有特色、有亮點的報道。其中,《青海省玉樹軍分區司令員吳勇:有勇有謀,堪稱搶險智多星》、《武警玉樹州支隊支隊長石華杰:機智果斷,無愧搜救急先鋒》,受到軍委和總政領導批示表揚。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他還身兼數職,在災區展開了中國軍網現場訪談和直播報道。
截至21日,解放軍報共刊發抗震救災文字稿328篇,圖片32幅,評論7篇;中國軍網和國防部網站刊發新聞專題7個,文字稿2707篇,圖片1910幅,視頻26條;環球軍事手機報共發文字稿43篇,圖片32幅。
(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