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煉化將突破3000萬噸/年大關,惠州大煉油要擴容到2400萬噸/年,大連石化2500萬噸/年指日可待……在保障供應需求和乙烯大發展的推動下,國內煉油企業的擴能趨勢日益明顯。
除了新建煉油項目火熱上馬外,三大國有石油巨頭旗下的煉油"舊部"也耐不住寂寞,紛紛拋出擴能計劃。
5月上旬,國內第一煉油大戶鎮海煉化對外披露,中國石化總部決定,將于2009年9月之前,使鎮海煉化的原油加工能力提高15%,由目前的2000萬噸增加到2300萬噸。這顯然是一個不小的增幅。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業內外的極大關注。
"3000萬噸"設想
鎮海煉化的下一個目標,是不是要突破3000萬噸/年煉油大關?這是日前鎮海煉化公布擴能新政后,最令人感興趣的一個話題。
盡管,2300萬噸離3000萬噸大關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但依然阻擋不住人們的大膽猜想。因為,在過去若干年里,鎮海煉化的實力和雄心早已表露無遺。
提起這家坐落于浙江杭州灣沿岸的煉油巨子,許多業內人士都會不由地豎起大拇指。2007年,鎮海煉化實際原油加工量1861萬噸,名列國內各大煉廠之首。更為可貴的是,在過去三年間,國內煉油業陷入整體虧損,而鎮海煉化卻一枝獨秀,創下了建廠27年的不虧神話。
這是中國石化為之驕傲的資本,也是鎮海煉化實現新一輪擴張的底氣。然而"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鎮海煉化擴能的步伐始終非常穩健。
當年,鎮海煉化從年產250萬噸的小煉油廠起步,一路擴張,經歷了550萬噸/年、700萬噸/年,終于在2000年,實現質的飛躍,原油加工量達到1200萬噸,進入千萬噸級煉廠之行,實現了中國煉油工業歷史性的突破。
一步贏,步步贏。2001年~2006年的六年間,鎮海煉化連跳數級,率先突破2000萬噸大關,實現了由1200萬噸/年-1600萬噸/年-1850萬噸/年-2000萬噸/年的跨越。在美國《油氣雜志》最新的統計排名中,鎮海煉化煉油能力居世界第18位。
如此驚人的擴張勢頭,令業界嘆為觀止。正因為如此,鎮海煉化此輪擴張,也同樣讓人充滿聯想:鎮海煉化,正在吹響進軍3000萬噸/年的號角?
事實上,這并非空穴來風。
據消息人士透露,明年擴張到2300萬噸/年,只是鎮海煉化啟動擴能計劃的第一步,未來動作將更為兇猛。預計"十二五"期間,該公司煉油能力將飆升至3800萬噸/年,成為世界罕見的煉油"巨無霸"。
此外,從外部硬件來看,鎮海煉化也具備這樣的潛力。近年來,鎮海煉化在擴張的同時,不斷帶動配套設施的升級,擁有4500萬噸/年吞吐能力的深水海運碼頭,以及超過280萬立方米的存儲能力,都為下一步擴能創造了條件。
大型化賽跑
其實,鎮海煉化只是國內煉油企業大型化的一個縮影。而依托現有煉油裝置和公用工程進行改擴建,又是大型化之路中最為科學和經濟的一種模式。
同樣以鎮海煉化為例,由于科學投資和精細管理,"九五"、"十五"期間,鎮海煉化通過改擴建,將煉油能力從800萬噸/年增加到2000萬噸/年。這1200萬噸的產能,投資了70億元,與新建一座千萬噸級煉廠需投資100多億元相比,節省了整整30億元巨資。
正因如此,通過擴能改造提高煉油能力,一直是國內煉油企業的首選。在過去幾年,中國石化旗下的鎮海煉化、燕山石化、齊魯石化、茂名石化等一批千萬噸級煉油航母,都是改擴建的產物。中國石油的四大煉油基地,除大連西太平洋石化之外,大連石化、蘭州石化、撫順石化也都具有改擴建的經歷。
在千萬噸級煉油大軍中,鎮海煉化和大連石化是兩個實力相當的對手。近年來,他們一直在暗中較勁,成為煉油擴能大賽上的看點。
先是2006年,鎮海煉化搶先一步實現2000萬噸煉油能力,成為全國煉油之首。2000萬噸/年究竟意味著什么?通俗地說,它相當于"吞下"半個大慶油田,占到全國煉油能力6%,中國石化煉油能力12%。這在當時,引起業界一片嘩然。
此后不久,大連石化也傳出一個轟動性的消息:大連石化將打造國內最大的煉油基地,于2008年原油加工能力實現2050萬噸。它的崛起,將使中國石油煉油結構調整產生根本性轉變。
大連石化在規模上儼然已與鎮海煉化平分秋色,不過近日,鎮海煉化又拋出新的擴能計劃,看上去大連石化又被甩到了身后。
實際上,在這些較量背后,折射出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在煉油領域的激烈競爭程度,兩大公司在煉油擴張上著實有點你追我趕的態勢。
目前,兩大公司中正在進行煉油擴能的企業還不少。其中,中國石化旗下包括天津石化、福建煉化等,中國石油旗下包括獨山子石化、大港石化等擴能后,都將突破千萬噸級煉油能力,成為兩大公司的煉油頂梁柱。
乙烯是推手
誠然,大張旗鼓的煉油擴能,目的首先是為了保證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但是,也有一個內在動力不容忽視,那就是乙烯原料的需求推動。
此次鎮海煉化擴能的原因就在于此。公司經理江正洪表示:"增加的煉油產能將主要為正在建設的100萬噸/年乙烯裝置提供原料。"
據了解,長期以來,鎮海煉化一直負責為上海賽科提供部分乙烯原料。但伴隨著鎮海乙烯項目投產臨近,明年年底可望實行商業運行,鎮海煉化自然多了一份壓力,那就是在繼續保外供的基礎上,保證自己的口糧。因此,必須提前布局,提高煉油產能。
在煉化一體化進程逐步深入的趨勢下,煉化企業幾乎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譬如,獨山子石化、蘭州石化、撫順石化、燕山石化、福建煉化等,都是大乙烯一起來,大煉油就馬上跟進。
不久前,有消息說,中海油的惠州大煉油將于今年10月投產,并計劃于2009年將產能再翻一番,擴產1200萬噸,使總產能達到2400萬噸。由此看來,惠州大煉油的確胃口不小,尚未開工就已在動手謀劃下一步目標。
在惠州大煉油蓄勢待發的同時,與惠州大煉油僅一墻之隔的中海殼牌也拋出了擴容計劃。該公司有關人士聲稱,中海殼牌將在明年底增資1億美元,從目前80萬噸/年乙烯規模擴大到大約110萬噸/年。
由于石化項目對地方經濟和就業拉動巨大,因而,得到了惠州當地政府的極大支持。據了解,為了這兩個大型石化項目,大亞灣已為他們預留了5平方公里的土地。看來,只要項目敲定,建設進度會非常快。
可以想象,惠州大煉油和中海殼牌一旦擴能,同處一省的茂名石化將面臨巨大壓力。目前,擁有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茂名石化,與中海殼牌之間的市場競爭已經如火如荼。業內人士推測,未來兩家在擴能上的"加時賽"將不可避免。
茂名石化的實力也是令人震驚的。尤其是茂名大乙烯,2006年9月投產以來,每天創造800萬元利潤、300萬元稅收,投產一年就實現利潤26.3億元,創造稅金11億元,是當地絕對的支柱產業,也是地方政府鼎力相助的大戶。
記者在茂名大乙烯采訪時,也親眼看到項目擴建的預留地。盡管具體計劃和細節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擴能只是時間問題。而只要乙烯一擴能,茂名石化的煉油產能估計也會水漲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