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詩成指著辦公桌上的一份《實施集中集約用海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草案》(下稱《草案》),興奮地告訴導報記者:“山東要打造的藍色經濟區在全國還是第一個。一個充滿發展活力的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崛起,將成為黃河流域的強大引擎和名副其實的龍頭,也將改寫中國區域經濟版圖格局。”
早在一年前,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就在廳長侯英民的帶領下,著手進行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研究,
并于今年開花結果。作為全程參與《草案》制定過程的負責人,王詩成表示:“山東是海洋大省,發展藍色經濟大有可為。”
黃河流域經濟龍頭
今年4月份,胡錦濤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根據《草案》,藍色經濟區將被打造為黃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經濟引擎、環渤海經濟圈南部隆起帶、貫通東北老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經濟區的樞紐、中日韓自由貿易先行區。
山東有實力也有責任打造半島藍色經濟區。王詩成向導報記者分析:“如果從全國乃至全球發展的大格局上來審視,山東需要一個在國內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戰略;放在黃河流域來定位,則需要一個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能帶動整個流域發展的龍頭。”
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中,國家已經在沿海地區確立了“5個流域”龍頭地位,即廣東作為珠江三角洲的龍頭、上海作為長江流域的龍頭、廣西作為大西南地區的龍頭、天津作為環渤海地區的龍頭、遼寧作為東北三省的龍頭。
考慮到流域經濟發展,黃河流域也需要一個便捷的出海通道,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打造,無疑確定了山東在黃河流域的龍頭地位。王詩成告訴導報記者:“把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成為黃河流域的大港口、大交通、大鋼鐵、大能源、大電力、大石化、大造船基地,將拉動整個黃河流域社會經濟迅猛崛起。”
爭取納入國家戰略
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并非僅僅成為黃河流域經濟發展的龍頭,王詩成表示:“下一步要爭取把半島藍色經濟區納入國家發展戰略。”
山東目前處于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南北夾擊”之中,國內外500強大企業、大財團從“孔雀東南飛”到“孔雀南下北上”,戰略性經濟高地在山東南北兩個方位迅猛崛起,特別是在環渤海地區,天津濱海新區、遼寧的“五點一線”、河北的曹妃甸工業區等都陸續進入國家戰略。王詩成表示:“山東也必須積極爭取國家重大政策支持,為今后的經濟發展定位一個高起點。另一方面,環渤海地區的產業集聚能力已經相當高,為我省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可多得的機遇。”
山東半島還有一個重要的戰略地位,即東北亞經濟圈的核心。東北亞經濟圈是繼北美、歐盟之后的世界第3大經濟體,其發展不斷加速的同時,也呼喚一個現代經濟區來承接新一輪區域產業大轉移。隨著我省半島制造業基地的崛起、半島港口群的初具規模和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個外向型半島經濟區的雛形日益顯現,王詩成告訴導報記者:“伴隨著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確立和不斷發展,更高層次、更大規模、更大范圍的魯韓、魯日以及東北亞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高潮將不期而至。”
破除“諸侯經濟”
目前,我省沿海各地對集中集約用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諸侯經濟”發展態勢明顯。王詩成向導報記者解釋:“沿海各地申請用海項目大都僅限于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諸侯經濟’催生的‘諸侯港口’、‘諸侯船廠’、‘諸侯電廠’遍地開花,重復建設,海岸線資源浪費比較嚴重,有的重點港口城市已出現無岸線可用和無地招商的局面。”
打造半島藍色經濟區則能打破這一瓶頸。把原來分散發展的海洋經濟區域整合起來,打造一個產業集聚區,必將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在半島地區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諸侯經濟”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無序競爭局面也隨之破除。
山東社科院海洋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吉亭告訴導報記者:“草案出臺后,我們便著手開展大規模的調研,以期能對半島藍色經濟區作出科研上的貢獻。”孫吉亭所說的調研,其目的地就是藍色經濟區之主體區———“兩城七區”。“兩城七區”包括丁字灣海上新城、濰坊海上新城、海州灣重化工業集聚區、前島機械制造業集聚區、龍口灣海洋裝備制造業集聚區、濱州海洋化工業集聚區、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萊州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東營石油產業集聚區,在山東海岸線勾勒出一個“U”型的藍色經濟區。
在《草案》中,“兩城七區”的功能定位都得到了明確的分工。孫吉亭告訴導報記者:“‘兩城七區’的功能定位有交集,但主導產業在其原有發展的基礎上各有所異,海洋高科技在半島藍色經濟區產業中的比重得到大幅提高,符合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
而針對我省海洋經濟整體上尚處于粗放型、原料型階段,二、三產所占比重過低,缺乏具有拉動效應的大項目、大工程、大產業的問題,王詩成表示:“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點產業將集中于海洋化工、醫藥、物流、船舶制造、濱海旅游等二、三產業,我省海洋產業小而散的局面將得到質的改善”。孫吉亭也認為:“不論是從經濟拉動效應,還是從保護海洋資源來說,都應重點發展濱海旅游業,迅速培植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旅游品牌。”
據初步測算,到2020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城七區”總投資上萬億元,集中集約利用海陸總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其中近海陸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相關聯的開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王詩成告訴導報記者:“填海造地在我國還存在很大爭議,但根據日本等國和青島最近幾年的經驗來看,符合政策的填海造地對利用海洋資源利大于弊,藍色經濟區相當于在海上再造一個陸域大縣。”
延伸閱讀
丁字灣海上新城:發展重點是海岸整治、濕地修復、游艇產業、房地產產業、海洋高新科技產業。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濰坊海上新城:發展重點是海洋化工業、臨港先進制造業、綠色能源產業、房地產業、海上機場等。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海州灣重化工業集聚區:發展重點是巨大型港口、鋼鐵工業、石化工業、國際物流業。功能定位是黃河流域出海大通道門戶、臨海重化工業集聚區。
前島機械制造業集聚區:發展重點是海岸整治、濕地修復、機械裝備制造業、濱海旅游業、海洋高科技產業。功能定位是以機械制造為主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龍口灣海洋裝備制造業集聚區:發展重點是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臨港化工業、能源產業、物流業。功能定位是以海洋裝備制造為主的先進制造業集聚區。
濱州海洋化工業集聚區:發展重點是海洋化工業、海上風電產業、中小船舶制造業、物流業。功能定位是濟南都市圈出海口、渤海灣南岸海洋化工產業集聚區。
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發展重點是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精密儀器、海洋藥物等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定位是海洋高新科技產業集聚區。
萊州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發展重點是鹽及鹽化工業、海上風能產業。功能定位是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東營石油產業集聚區:發展重點是我國最大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后方配套設施區、海洋石油產業、商務貿易業。功能定位是將東營城區東展,建設臨海石油產業集聚區。 (記者 周曉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