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重點地區發展
依托綜合運輸主通道,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強、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地區為開發重點,加快形成“兩橫兩縱”經濟帶,培育六大集聚人口和產業的城市群。積極推進老工業基地城市振興和資源型城市轉型,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第一節 構建“兩橫兩縱”經濟帶
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加強運輸通道建設,加快構建沿長江經濟帶、沿隴海經濟帶、沿京廣經濟帶和沿京九經濟帶,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東部發達地區的對接,密切聯系成渝、關中-天水等西部重點開發地區,形成支撐中部崛起、促進東中西協調發展的重要區域。
加快沿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強中部沿江地區與長三角和長江上游地區的聯系,發揮長江水運優勢,加快沿江鐵路和高速公路建設,構建綜合運輸體系,提高物流集散能力。以武漢為中心,依托黃金水道,壯大宜昌、荊州、岳陽、鄂州、黃岡、黃石、九江等沿江城市綜合經濟實力,打造產業集聚走廊。加快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融入長三角地區進程。
增強沿隴海經濟帶實力。發揮亞歐大陸橋的優勢,加強與沿海和西北地區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東西雙向互動、對內對外開放,發揮鄭州區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培育形成鄭汴洛工業走廊,壯大能源原材料、現代制造業、汽車等支柱產業,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
提升沿京廣經濟帶水平。提高京廣通道綜合運輸能力,依托沿線的人力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大力發展原材料工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進一步鞏固加強與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區的經濟聯系。發揮中心城市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構建溝通南北的經濟帶。
培育壯大沿京九經濟帶。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地區的聯系,加快東向交通通道建設,在重要的節點城市推進承接產業轉移園區建設。依托交通干線,加快昌九工業走廊建設。立足特色資源優勢,在豫東、皖西北、鄂東、贛南等地區形成資源性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壯大商丘、阜陽、吉安、贛州等沿線城市實力,帶動革命老區發展。
第二節 培育城市群增長極
以發展現代制造業和服務業為重點,突出特色,錯位發展,加快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的產業集聚和結構升級,完善城市功能,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強化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加快形成產業和人口高度集聚、充滿活力的城市群,成為推動中部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武漢城市圈。率先在優化結構、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上取得新進展。把武漢城市圈建設成為宜居的生態城市圈,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高技術產業基地、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現代服務業中心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成為充滿活力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的典型示范區。
——中原城市群。以客運專線和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等重要交通干線為紐帶,重點以鄭東新區、汴西新區、洛陽新區建設為載體,整合區域資源,加強分工合作,推進區域內城市空間和功能對接,率先在統籌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實現新突破,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把中原城市群建設成為沿隴海經濟帶的核心區域和重要的城鎮密集區、先進制造業基地、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及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長株潭城市群。積極探索形成有利于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新機制和城市群發展的新模式。充分發揮既有產業優勢,推進城市空間合理布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建共保、要素市場一體化、產業發展集群化。把長株潭城市群建設成為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高效率、高品質的組合型城市地區,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提供示范。
——皖江城市帶。進一步提升合肥、蕪湖、安慶區域中心城市的綜合功能,推動沿江城市跨江合作和聯動發展,加快形成產業密集區。加強沿江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整合岸線資源,促進形成對接長三角、連通中西部的快速便捷的立體交通網絡。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布局、市場體系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創新等領域的對接和合作,將皖江城市帶建設成為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環鄱陽湖城市群。以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目標,明確功能分區,優化空間布局,建設環鄱陽湖高效便捷的綜合運輸通道,實現與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和周邊省交通主通道相連通。加強分工協作,創建生態工業園區,加快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特色生態產業,保護好“一湖清水”,建設生態城鎮、綠色家園,努力把鄱陽湖地區建設成為全國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示范區、長江中下游水生態安全保障區和國際生態經濟合作重要平臺。
——太原城市圈。加快太原市城市空間擴張和功能提升,穩步推進以太(原)榆(次)為中心,公交、電信、金融、市政設施等領域 “同城化”發展,建立城市間協商協作機制,強化城市間的經濟聯系和功能分工。將太原城市圈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與技術創新基地,山西省對外開放的主要平臺,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和較強輻射作用的現代化城市圈。
第三節 加快老工業基地改造和資源型城市轉型
支持老工業基地城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策,用好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資金,支持中部地區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立足傳統工業優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使重點優勢產業和企業得到振興和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升級。鼓勵把老工業基地改造與城市功能完善結合起來,塑造老工業基地城市新形象。支持擴大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妥善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
支持資源型城市加快經濟轉型。加大深部找礦力度。積極引進外部資金、技術和人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拓展發展空間。加強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點抓好采空區、沉陷區治理和植被恢復工作,支持尾礦庫安全閉庫。支持資源枯竭城市解決好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加快棚戶區改造。加大對資源型城市轉移支付力度,建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準備金。
第四節 大力促進縣域發展
積極發展縣域經濟。結合各地實際,因地制宜地培育和發展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集群。支持鄉鎮企業發展,加大技術改造投入,促進產業集聚和升級。規范縣級政府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研究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增加對縣級財政的一般性轉移支付,推進省直管縣(市)財政體制改革。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穩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率先減少行政層次,依法探索省直管縣(市)的管理體制,不斷壯大縣域經濟實力。
大力加強小城鎮建設。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引導鄉村工業和人口向鎮區集聚。依法賦予經濟發展快、人口吸納能力強的小城鎮相應行政管理權限,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發揮小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第五節 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發展
切實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重點扶持呂梁山區、大別山區、井岡山區、贛南山區、武陵山區、太行山區和沿淮低洼易澇區等地區,促進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以農村和基層為重點,以解決突出的民生問題為突破口,在轉移支付、建設投資、金融信貸和項目布局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教育、衛生、扶貧等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投資支持力度,重點安排特困民族地區的教育、衛生、文化、交通、飲水、電力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加大對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旅游資源開發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繼續推進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加強公共服務資源整合,不斷提高當地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其自我發展能力。
不斷完善扶貧開發政策措施。堅持開發式扶貧,加大財政扶貧和金融信貸資金投入,繼續實施以工代賑,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問題,逐步實現脫貧致富。因地制宜實施“整村推進、連片開發”,進一步改善貧困鄉村基礎設施。培育壯大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擴大扶貧貼息貸款和小額信貸規模,支持扶貧開發龍頭企業發展,扶持貧困農戶參與產業開發。推行地理標志產品制度。做好貧困農民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貧困農民的務農技術和務工技能。繼續在中部地區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將扶貧開發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切實防止脫貧人口因災因病返貧,有效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社會救助與扶貧開發有效銜接。
第六節 支持重點旅游景區發展
加快區域旅游產品結構和布局調整。高起點建設以名山、名湖、名城為重點的精品旅游區,推進重點景區整體開發。提高韶山、井岡山、大別山、太行山等一批紅色旅游重點景區的旅游接待服務能力。加快建設一批資源品味好、具有開發條件的新景區。開發適合大眾旅游需求的度假休閑產品、鄉村旅游產品和專項旅游產品。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完善“行、游、住、食、購、娛”等配套體系,推進區域旅游目的地系統建設。 31
建立和完善區域旅游合作機制。進一步優化整合各類旅游資源,著力打造一批具有中部特色的旅游品牌。整合開發一批旅游精品線路,加強國內外旅游客源市場開發力度,擴大旅游開放領域和層次,共同推進無障礙旅游的發展。加快發展旅游電子商務,提高旅游業信息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