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上海財大、華東師大、東華大學校長
“新華視點”記者 季明 許曉青
今年1月,同在上海的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和東華大學等6所高校,各自進行了2010年的自主招生考試。人們發現,其中有4所高校“不約而同”地沒有將語文列為考試科目;與此同時,有的高校明確規定報考考生不分文理,必須進行英語、數學考試。
作為國內所有升學考試必考科目的語文,為何遭到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的“拒絕”?只考數學英語不考語文的高校,究竟想通過自主招生選拔什么樣的人才?帶著社會公眾的關切和輿論的質疑,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日前在上海市“兩會”上追蹤采訪了同為上海市人大代表的上海財經大學校長談敏、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俞立中和東華大學校長徐明稚。
不考語文是不是“學科歧視”?
記者:自主招生不考語文是不是因為數學和英語更為重要?這其中有沒有“學科歧視”的因素?
談敏:上海財經大學今年在自主招生考試中只考了英語、數學兩門課程。之所以不考語文,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學校將其視為考生所必需的素質基礎,而且還有高考可以幫我們把關。
根據現行教育制度,即使考生已經通過了上海財大的自主招生考試,也必須要在高考中至少通過一本線后才能被錄取,因此語文基礎過差的學生是不可能進入上海財大的。同樣的,因為高考還要考語文,所以考生們也不會因為自主招生考試的緣故而放棄語文學習。
我認為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不考語文引發爭議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個問題不應該糾纏到學科重要性上來。如果因為語文重要就一定要考語文的話,那么在我看來歷史、地理同樣重要,那么是否也應該一并列入考試科目呢?如果從知識全面性的角度來要求高校進行自主招生考試,那就會與這項制度設計的初衷背道而馳。
俞立中:可能因為華東師范大學今年正好與上海其他高校同時舉行自主招生考試,因此有些媒體就在報道中把我們給弄混了。實際上,華師大今年的自主招生筆試并未取消語文考試,而且不分文理專業,均進行了語文、數學、英語3門的筆試,其中數學是150分,語文和英語均為 120分。
徐明稚:東華大學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試也沒有考語文,但認為不考語文就是“學科歧視”,是鼓勵“學好數理化英,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樣的觀點有些偏頗。減少考試科目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減負,不能讓自主招生考試成為另一場高考,學校也能通過自己的選材標準和思路發現人才,這絕對不是對語文的“學科歧視”。
不考語文能否減輕學生負擔?
記者:既然是為學生減負,為何在所有學科中率先削減語文考試?不考語文就能達到減負效果了嗎?
徐明稚:同為“工具”,為何不考語文卻還要考英語呢?我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國內考生存在著這樣的現實情況:如果單看高考成績,他們的英語成績往往要好于語文成績;但從實際情況來說,絕大多數人都是漢語水平遠遠高于英語水平。自主招生考試保留英語測試,就是要避免“啞巴英語”,測出他們真實的英語水平;而對于中文而言,能夠通過高考的學生在語言表達和使用上基本沒有太大問題。
俞立中:即使自主招生不考語文了,事實上也不能達到“減負”的初衷。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高考以外再增加任何的筆試都有違減負本身的理念。事實上,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的情商更重要,因此包括師范類自主招生在內,華東師大近年來一直注重學生在面試中的表現,考核的是學生的知識面、語言表達能力、心理健康和穩定性等。
一種較為理想的自主招生模式,應當是完全取消筆試,而通過學生個人在中學階段的各方面表現情況,形成一個客觀的評價體系,由所在中學的教師、學校推薦。通過這樣的方式,或許我們能多發現一些奇才,而增加筆試這樣的形式本身,對選拔特殊人才而言,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談敏:現在有些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試中的考題設計雷同,有的科目繁多,根本不是減負而是“增負”,簡化考試應當是未來發展方向。經過兩年多的自主招生考試探索,上海財大也在對中學校長推薦的學生表現進行積累總結,以形成自主招生的誠信體系,希望未來能夠把自主招生看做參考項目,而主要依靠中學推薦。
不考語文會不會導致“語文邊緣化”?
記者:自主招生考試不考語文是否會導致“語文邊緣化”?關于語文是否該考的爭論是否會影響高校的自主招生權?
談敏:幾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試科目的設置,居然會引起如此大的社會反響,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但這同時也是好事,說明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認同感也在不斷上升,漢語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了。正因如此,我想大家不必擔心,僅僅幾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不考語文,應當不會產生太大的社會引導效應,更不會導致“語文邊緣化”。
無論此次爭論的結果如何,我認為高校在自主招生權上的“自主權”必須得到保證,因為這是對“一考定終身”制度的完善。相比較高校自主招生要不要考語文的爭議,當前更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現行自主招生體制的實際效果問題,說得直接些就是高校自主招生不能淪為國內大學之間的“生源大戰”。
徐明稚:其實國內部分高校對自主招生的心態也相當復雜。下決心自主招生吧,花費了人力物力不算,真正看中想錄取的學生最終往往被其它“名牌大學”提前錄取;完全不搞那就更加沒戲。于是自主招生對于部分高校而言已經成為“搶生源”的合法政策,而對于大多數高校而言則是“雞肋”,構成了高校招生在起點上的不公平。改變這種情況的根本之策是解決目前優質教育資源比較稀缺的問題,而當前可行的辦法包括在制度上允許每個學生可申請多所學校,也可同時獲得多所大學錄取通知書。
新華社上海1月28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