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四水,吞長江,浩淼洞庭,年輸出水量3000多億立方米。
多年來,湖區造紙業無序發展,眾多小紙廠年直排廢水多達上億噸,致使水質惡化,漁業資源減少,群眾守著洞庭沒水喝。
2006年9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徹底整治這些為害洞庭的“禍根”。至今年3月31日,一場持續半年的減排“風暴”,令234家小紙廠全部關停。
日前,記者環行洞庭,所到之處,碧波蕩漾,魚躍鳥歡。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的監測結果顯示,自5月初以來,洞庭湖水質由局部Ⅴ類整體轉為Ⅲ類;注入長江的湖水,污染物減少了一半。
水清了,魚多了,湖區生態改善了
家住南洞庭湖邊的毛克群,今年夏天過得特別舒坦。每天一早,當他“巡視”自家的網箱時,看到活蹦亂跳的魚兒,滿臉笑容。
“托政府的福,我們這里不死魚了。”毛克群說,去年6月,由于附近造紙廠的廢水污染,他家網箱里養的魚全死了。毛克群很氣憤,將一車死魚拉到沅江市政府“討說法”。現在,“水變清了,心里踏實了。”
更開心的是以捕魚為生的8萬多湖區漁民。漢壽縣坡頭村162戶人家,全是專業漁民。因污染造成漁業減產,這些年村里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了。今年7月洞庭湖休漁開禁后,漁民喜獲豐收,部分年輕人又回鄉重操舊業。
9月8日,在南縣茅草街鎮建材造紙廠排污口附近水域,58歲的尹繼富布下魚網,1小時后,撈上了幾條多年不見的翹嘴鲌。他說,在這片水域,過去只能捕到鯉、鯽、鯰三種魚,紙廠關閉后,又能見到以前幾乎絕跡了的魚類。他還告訴記者,“過去下湖捕魚,必須帶上幾桶凈水,如今燒水做飯都可用湖水了。”
湖南省環保部門在洞庭湖區共設立了13個水質監測站。9月6日下午,岳陽樓水質監測站在離岸300米的洞庭湖出口處取水檢測,COD(化學需氧量)、氨氮、PH值、濁度、電導等5項指標均達到國家Ⅱ類水質標準。
水清了,魚多了,鳥也來了。在赤山島金太陽紙業公司門前湖灘,記者看到一群白鷺正悠閑地覓食。公司老板薛永祥說,過去這里是個排污池,哪能見到水鳥呢!現在,這家紙廠已停產5個多月,正在新建污水處理設施。
就連過去難得一見的二類保護動物江豚,也不時看得到了。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在湖區紙廠全部關停后深入洞庭,見到江豚在湖中起伏跳躍,戲水玩耍,感嘆道:“洞庭治污,事關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我們必須不折不扣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