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胡曉煉接受記者采訪。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的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近日表示,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獲得了六方面的成就,大大促進了經濟特別是涉外經濟的發展。
30年經歷3個重要階段
胡曉煉說,過去30年中,中國的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經歷了3個重要階段。
一是1978至1993年,改革開始起步,以雙軌制為特征。實行外匯留成制度,建立和發展外匯調劑市場,建立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并存的雙重匯率制度,實行計劃和市場相結合的外匯管理體制。二是1994年到本世紀初,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取消外匯留成與上繳,實施銀行結售匯,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立統一規范的全國外匯市場,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初步確立了市場配置外匯資源的基礎地位。這一時期我們成功抵御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三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市場體制進一步完善,我國加速融入經濟全球化,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外匯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外匯管理從“寬進嚴出”向均衡管理轉變,資本項目可兌換有序推進,進一步發揮利率、匯率的作用,促進了國際收支平衡,注重了國際經濟風險的防范。
六方面看外匯管理改革
談到外匯管理體制的變化時,胡曉煉說,第一,人民幣經常項目分步實現了可兌換。改革開放之前,外匯統收統支,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此后,隨著一系列改革,我國不斷簡化經常項目真實性審核程序和憑證,逐步允許企業按需保留經常項目外匯,對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全面推進進出口核銷制度和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改革。
第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逐步提高。目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劃分的7大類43項資本項目交易中,我們嚴格管制的主要是針對非居民在境內自由發行或買賣金融工具、非居民在境內自由發行或買賣金融衍生工具、居民對外借款和放貸等幾項,限制較少或實現一定程度可兌換的共計20多項。
第三,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日益市場化。改革開放之前,人民幣匯率水平由官方確定,實行固定匯率。改革開放之初,形成官定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并存的雙重匯率制度。1994年初,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并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匯率轉向由市場決定。2005年7月,進一步改進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匯率不再單一盯住美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加強,匯率彈性進一步擴大,對國際收支的調節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第四,外匯市場建立并獲得長足發展。1994年,實行銀行結售匯,建立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和銀行對客戶的結售匯市場。2005年7月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后,我們繼續改進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機制,擴大市場主體,增加市場交易工具,進一步理順了供求關系。目前,初步形成了外匯零售和銀行間批發市場相結合,競價和詢價交易方式相補充,覆蓋即期、遠期和掉期等類型外匯交易工具的市場體系。
第五,外匯統計監測體系不斷健全。目前,已建立起符合國際慣例和要求、適合國情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制度。
第六,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制日益完善。1994年以后,適應外匯儲備持續較快增長的需要,以規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為目標,完善儲備經營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有效控制各類風險。建立以投資基準為核心的管理模式,逐漸從側重短期流動性管理轉向長期多元化投資管理,建立較成熟的策略研究、投資決策和交易執行體系,形成較完善的業績評價、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架構。通過積極專業的投資,實現了國家外匯儲備資產的保值增值。
實現市場配置外匯資源
胡曉煉說,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大大促進了我國經濟特別是涉外經濟的發展。國際收支與經濟總量之比從1982年的19%提高到2006年的126%,年進出口總額排名世界前三位,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在發展中國家里位于前列,外貿外資對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的拉動作用明顯。我國外匯資源配置已經實現由計劃分配到市場配置、由稀缺到相對充裕的飛躍。1994年以來,除1998年外,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2007年末外匯儲備增至1.53萬億美元,儲備規模排名世界第一。從2003年起,我國由對外凈債務國轉為凈債權國,2006年末對外金融凈債權達6621億美元。外匯管理方式則逐漸由事前審批轉向事后監督,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在促進對外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國際經濟風險的防范。(梁 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