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的轉型、升級實質是一種“精神轉型”,其核心在于消除那些從根子上制約乃至誤導人們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心理情結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正處在全面轉型的時代。要適應社會的快速變化,就必須進行相應的心態轉變、心理調整以及精神轉型。因為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健全的心理與精神是每個個體抵御誘惑和沖擊的最后屏障,也是實現人格升華的持久動力。在現實的中國,這一點尤其重要。在中國,與物質生活的改善、制度的改革完善、交往范圍的擴大等物質、制度層面的轉型相伴隨的是,社會壓力感的增強,緊張、焦慮、擔憂等成為很多人共有的心理狀態、精神狀態。顯然,這樣的狀態難以為社會的順利轉型提供強大的心理慰藉和精神支撐,更偏離了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目標。
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中國人來說,精神轉型的核心在于消除國民心理中某些歷史累淀下來的、已經從根本上制約乃至誤導著人們的思維和行動方式的情結,最終建立起適應新時代的新精神。對于許多人來說,要去除這些情結,是艱難的事情。因為這些情結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深藏在心理底層的無意識組合。而且,這些情結不是個人單獨所有,而是具有群體性的,很容易在集體行動中被呼喚出來,成為一種非理性的力量。國民精神的轉型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消除匱乏情結,建立分享精神。物質匱乏過去一直困擾著中國這個人口大國,靠天吃飯的小農經濟以及缺乏效率動力的計劃經濟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物質的短缺,既直接制約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也加劇了人們對未來預期的擔心。在行為上體現為對自身利益的過度重視,對公共利益的忽視,甚至有意侵犯。隨著物質財富的增長,社會分配的公正,匱乏情結應該逐步淡化出人們的心理。要在衣食無虞、相互聯系更加緊密的基礎上,建立起分享精神。在分享的過程中,體會到社會的溫暖與共同體的價值。
消除零和博弈情結,樹立共贏精神。所謂“零和博弈”就是輸贏結果非此即彼,只有一方獲利。這種情結的形成有著深厚的制度基礎。傳統政治中的“成王敗寇”、“斗爭哲學”,都曾經為這種情結的產生和存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而市場經濟初期的惡意逐利和競爭又為其提供了經濟生活的土壤。隨著社會交往的擴大,人們相互聯系日益密切,利益相關性逐步增強,共贏精神的發展必然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社會支持,這從根本上有效縮小了零和博弈情結作用的空間。
淡化差序情結,樹立公共精神。“差序格局”被認為是中國傳統社會文化的基本模式。關系有親疏,等級有高低,距離有遠近。將人倫關系推廣到整個社會關系,乃至政治關系中,從而形成有序穩定的格局。毫無疑問,在這種以血緣為基礎發展出來的差序情結,為人們提供了界定自我社會位置、形成社會認同的便利工具。但是,這種熟人社會的心理結構,難以為正在形成的陌生人社會提供全面的心理精神支撐。尤其是其內在的封閉性、等級性,與現代社會需要的公共精神并不吻合,反而成為實現社會公正的障礙。隨著人員的大量流動,傳統共同體被打破,我們應該建立起消除各種身份歧視,尊重每個個體,并使每個個體能夠為新的共同體貢獻力量的公共精神。在這種公共精神的驅動下,個體才能從陌生人的社會中感受到認同乃至溫情。
淡化從眾情結,鼓勵自主精神。從眾情結既有傳統基礎,也有現代土壤。在傳統社會中,它表現為不出頭、隨大流;在現代社會中,它轉化為跟風和盲從。從某種程度上說,從眾情結解決了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緊張關系,因為只要跟隨他人,就可以避免尷尬,甚至錯誤。但是,在消費主義日益濃烈的當下,人們往往因為壓力而從眾,從眾又會帶來新的攀比壓力,從眾與攀比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應該看到,隨著個體獨立性的增強,自主精神也在形成。自主精神的核心是尊重和發揚個性。這就要求整個社會要有包容精神,尊重差異和多元。
從根本上說,精神的轉型依賴于物質與制度的轉型,但是,心理的調整和精神的轉型又能為后者提供強大的支撐。(作者楊雪冬為中央編譯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