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 價格快速上漲透視鉀肥供應短板
我國鉀肥資源相對缺乏,已探明儲量7.91億噸,占世界已探明工業儲備量的2.5%,主要分布在青海柴達木盆地和新疆羅布泊,是中國兩大儲量過億的大型礦床。2008年我國有規模以上鉀肥生產企業80余家,其中青海柴達木占45家,產量占全國的95%。
鉀肥作為三大主肥之首,其價格變動對CPI具有基礎性影響:鉀肥價格變動將影響復合肥價格變動;復合肥價格變動將使農民種植成本變化,其結果將直接影響農產品和糧食價格變動;而農產品和糧食價格變動必將帶動CPI指數的變化。在這樣一根價格傳輸的鏈條中,鉀肥是農產品和糧食最基礎的原料,牽一發而動全身。
近年來,國內鉀肥市場價格呈現出快速上漲態勢。為落實“三農”政策,保護農民利益和農民種糧積極性,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我國政府采取了提價申報、控制出口、監督檢查等一系列調控和穩定化肥市場價格的監管措施。在嚴格的限價政策下,國內鉀肥價格依然一路飆升,由2007年的1900元/噸暴漲到目前的4800-5000元/噸,上漲幅度達160%以上,銷售價格高出成本3倍之多。鉀肥價格快速攀升不僅帶動了化肥價格全面上漲,而且使鉀肥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影響和威脅到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
一、全球性糧食短缺危機是鉀肥漲價的主要誘因。2007年以來,全球糧食連續兩年減產,庫存持續下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顯示:2007/2008年度期末,全球糧食庫存僅4.05億噸,到了1982年以來的最低點,庫存消費比為18.8%,接近18%的警戒線,以東南亞和海地為代表的世界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糧食短缺危機。在各國增產糧食的迫切愿望下,鉀肥供應緊缺,價格上漲。尤其近年來各國加大對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能源開發力度,進一步加劇了糧食的短缺和價格上漲,席卷全球的農產品的牛市行情支撐了化肥需求旺盛。
二、全球鉀肥資源高度壟斷是鉀肥漲價的主要根源。世界鉀鹽資源豐富,估算總儲備量超過1400億噸。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的合計儲量和基礎儲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92%和81%。國際鉀肥賣方已形成兩大壟斷集團,即北美地區CANPOTEX和前蘇聯地區的BPC銷售聯盟,兩大集團的鉀肥產能占到全球的75%,新興市場對鉀肥需求量大幅增長,在價格博弈中處于劣勢。
三、高油價成為鉀肥價格快速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有關資料顯示: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后,國際海運增加了戰爭保險,引發海運費緩慢波動。延伸到石油價格上升,引發船運費暴漲。國際海運價格由2004年初的17美元/噸一路攀升到2008年的60-80美元/噸,運費的快速上漲為原本處在外商壟斷下的鉀肥資源漲價增加了談判籌碼。
四、國內漲價沖動為進口價格補漲提供了助力。近年來,我國進口鉀肥價格一直低于周邊國家,屬于國際鉀肥市場的價格洼地,國際供應商一直具有強烈的補漲沖動,并通過持續限產提高售價,庫存低于近5年的平均線。自2007年國際鉀肥市價上漲以來,國內鉀肥生產企業漲價欲望日趨強烈。經過流通渠道層層加壓,到達終端的鉀肥價格已經與國際現價接軌,主要糧食產區鉀肥市價高達4800—5000元左右。這種情況下,通過談判企圖破解國際壟斷的愿望破滅,為伺機而動的外商提供了補漲依據,中國作為鉀肥消費及進口大國的談判能力被嚴重削弱。
五、供需矛盾突出成為新一輪價格上漲的主因。2007年以來,全球鉀肥供應緊缺,生產商訂單充分,庫存持續下降。東南亞和南美洲等地區鉀肥需求旺盛。我國年鉀肥需求也在1200萬噸左右,進口依存度高達70%以上。國際國內不斷擴大的剛性需求成為鉀肥價格繼續攀升的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