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教育文化體育事業。整合教育資源,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初中校舍改造和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繼續實施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和藏區“9+3”免費教育計劃。大力推進職教攻堅,啟動彝區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免除中等職業學校六類特殊對象學費,著力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推進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支持發展民辦教育。加快省圖書館、美術館、廣電中心、廣電安全播出監測中心等重大項目和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設。加快藏區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和農村文化活動,農家書屋覆蓋到50%以上行政村。推進國有院團、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和非時政報刊類轉企改制。辦好第六屆省少數民族藝術節。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抓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設。實施文化環保工程,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積極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辦好第十一屆省運會和第十三屆省少數民族運動會。發展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加強檔案建設和保密、地方志工作。
營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注重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各類社會矛盾。進一步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大調解”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加強信訪工作,暢通民意反映渠道。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高度警惕和嚴密防范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保持藏區持續穩定。加大對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和消防監管力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加強市場價格監測,強化商品質量監管,進一步整頓規范市場秩序。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族地區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活動。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積極主動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
加強國防建設。著眼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任務,圍繞軍民融合式發展主線,繼續開展國防動員“五個一”活動。大力加強國防后備力量應急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擁軍優屬和軍民共建活動,認真落實優撫政策,切實做好軍人退役和轉業安置工作,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推進人防向民防轉變,加快人防指揮所建設和城市地下空間綜合利用。
五、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東北城市群建設,逐步形成以成都特大城市為龍頭、區域中心城市為依托、縣城為骨干、小城鎮為基礎的城鎮體系。圍繞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完善連接各中心城市、經濟密集地區綜合交通體系。強化城鎮產業支撐,加強城鎮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小城鎮特別是縣城和中心鎮落戶條件,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并享有與當地城鎮居民同等權益。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增加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應,抑制投機,加強監管,規范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
深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推進成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省內梯度試點,探索統籌城鄉改革發展新路子。注重發展城鄉關聯產業,促進城鄉產業互動、經濟相融。做好新農村建設連片推進工作,以片帶面,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大投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市場體系,創造平等競爭的就業環境,逐步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農村集體資金、集體資源管理,搞好農村建設“一事一議”。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推動五大經濟區協調發展。加快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建設,強化集聚和輻射功能,率先做強做大成都都市圈增長極;主動融入成都、重慶兩大增長極,努力壯大成渝通道發展軸;主動接受重慶的輻射,加快發展環渝腹地經濟區塊。推進攀西地區戰略資源集約開發基地建設,加快川東北地區天然氣等優勢資源開發,搞好川西北生態經濟區規劃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把我省藏區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組織動員力量支持藏區發展,著力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牧業發展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護高原生態環境,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推動藏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進一步加大對其他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推動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積極推進扶貧連片開發,增強革命老區、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六、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抓好省屬國有企業資源整合、優化配置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保障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獲得生產要素和資源,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推進重點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深化水電資源開發補償機制試點。開展排污權市場化交易試點,實行流域跨界斷面水質目標考核扣繳生態補償金制度。深化征地補償制度改革,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搭建交通、水務、能源等投融資平臺。深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實施充分開放合作戰略。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抓好簽約項目跟蹤落實,力爭到位國內省外資金50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0億美元。辦好第十一屆西博會。加強對世界500強和國內100強企業招商引資和投資促進工作,引進重大產業項目,承接產業整體轉移。加快發展對外貿易,培育壯大和大力引進出口企業,搞好出口基地、開放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鼓勵企業開拓境外市場。引導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積極發展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鼓勵引導企業主動融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積極開展與南亞國家的合作,鞏固與港澳臺和東亞、歐美等的合作,積極開發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加強同周邊省市區、泛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等區域的合作。做好外事、港澳臺僑和口岸、海關、檢驗檢疫等工作。
七、加強財政金融工作,提高財力保障和金融服務水平
完善公共財政體系。認真落實中央積極的財政政策,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切實保障災后恢復重建、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等重點支出的需求。依法強化稅收征管,改進和完善非稅收入管理,圓滿完成預算收入任務。深化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緩解縣鄉財政困難,提高基層政府保障能力。深化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和公務卡改革。優化預算編制程序,實行零基預算,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強化預算約束。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落實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做好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相關工作。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實降低行政成本。健全財政監督管理機制,全面推進支出績效評價。建立健全政府性債務管理體系,防范財政風險。
支持金融改革創新。用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引導支持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方式,加大對災后恢復重建、重大項目、中小企業、“三農”和民生等的信貸支持力度。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推進新型農村金融組織試點。加快推進城市商業銀行改革,推進非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規范發展融資性擔保公司,加快發展金融中介機構。大力推進西部金融機構中心、市場與交易中心、后臺服務中心建設。引導企業通過多種方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繼續開放保險市場。大力發展農業保險,提高農村保險覆蓋率。推進金融監管創新,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改善區域金融生態環境,積極防范金融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