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半島晨報記者:
在《規劃》的主要目標中提到建立符合國情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在過去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出現國標低于國際標準或者制定中的企業參與或左右標準門檻等等,這些質疑降低了國標的公信力,在國標五年規劃制定工作過程中,通過哪些舉措和方法避免此類問題,以降低疑慮?
蘇志:
這個問題媒體一直在關注,衛生部也不是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了,記得在幾個月前也是一次新聞通報會上,我們局里專門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回答。首先對于國際標準的問題,衛生部網上有這方面的資料。各個國家的標準制定都是根據各個國家的膳食結構,確定各種污染物或者有害因素在各類食品中的限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中國人吃大米較多,我們相對來說對大米的有些指標要求就要嚴格一些,而在國際上有些國家不吃大米,或者吃很少的大米,所以他們就希望大米的指標放寬,不能一概而論國際標準和中國標準在某個食品的某個限量上誰高誰低。如果要比較的話,要比較這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和膳食結構,然后膳食結構看清楚了以后,再來看某一個物質、某一個食品、某一個農產品里面的某一項指標是高,還是低。
第二個問題,關于企業會不會左右食品安全標準的制修訂的問題,我們認為不會。我們鼓勵行業參與,制定標準過程中,作為食品某一個行業來說,大家都有義務提供信息,都有權利提出意見,也都有權利拿出自己的研究資料,拿出自己的研究意見。比如對某一個行業,像酒、乳、糕點,對某一個行業的制定,這個行業對這個標準的情況最了解,我們提倡行業跟科學家要結合起來,把行業內的問題研究清楚。另外,我們希望媒體、公眾,還有大專院校第三方的專家,積極地參與到標準的制修訂過程中。我們在“十二五”規劃當中,標準規劃四個原則之一,就是公開、透明,大家都可以提意見。我在這兒要說一個情況,不是說大家說的所有意見都會被采納,不少的意見是從不同角度提出的,意見和意見之間、觀點和觀點之間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矛盾沖突的,當然就要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來作出取舍。所以,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請媒體和公眾放心。制定國家標準是一項嚴肅的事情,衛生部牽頭制定的食品安全標準就一定是強制性的,非常嚴肅,要嚴格執行,不執行標準屬于違法行為。所以,要維護標準的嚴肅性,大家都要促進這個標準貫徹實施,只有標準貫徹實施好了,食品安全才會有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