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天津電子口岸與物流信息平臺正式開通。這是一個覆蓋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物流等各個領域的服務窗口,又是一個以綜合物流為主要服務內容的統一平臺。2007年該平臺將節約口岸通關成本約15億元,未來5年內,按照天津口岸吞吐能力的增長速度,將節約通關成本10億元。
以港口撬動區域物流
以天津港為依托的物流業是天津市濱海新區的支柱產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天津港就已有的港區資源和功能分區進行了合理的劃分整合,實施了“南散北集”的發展戰略,即在南部港區,通過新建深水碼頭,重點發展煤炭、礦石、原油等大宗散貨,在北部港區重點發展集裝箱業務。
接下來,天津港又在全國港口行業率先啟動了大型物流中心的建設。他們在南部港區辟建了12平方公里的散貨物流中心,為煤炭、礦石運輸提供配套的倉儲、物流、加工和貿易等服務;目前已成為港口企業創辦的最大、功能最完善的散貨物流區。天津港在北部港區建設了7平方公里的集裝箱物流中心,形成與南部散貨物流中心相呼應的又一重要物流基礎平臺。“南散北集”兩大物流中心的建設,使貨物的裝卸、倉儲、加工、配送等環節相對集中,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近期,天津港還將以傳統裝卸、倉儲功能為基點,大力拓展港口物流、貿易、物業、金融保險、綜合服務等功能,更好地為腹地經濟發展服務。一是加快東部保稅港區建設,確保今年底4平方公里港區一期工程如期封關運作;大力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建成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保稅港區。二是用3到4年的時間在天津港服務的所有腹地省會城市普遍建立“無水港”,增開內陸班列,積極推進“大通關”,擴大腹地口岸直通,實現港口功能、保稅功能及電子口岸功能在內陸腹地的延伸。三是加快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區一期工程建設,發揮聚集效應。
建設通暢的交通體系
要推動現代物流的發展,必須加大交通硬件設施建設。目前,北京到天津港口的京津塘高速公路第二條線已經開工,到2008年竣工。從北京永定門到天津東站的京津快速鐵路已在2005年7月動工,到2008年北京到天津只要30分鐘。到2010年,預計將會有3條鐵路從北京通向天津。
天津市還加快實施了總投資達186億元的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將其發展為國內主要干線機場、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中國北方航空貨運中心及東北亞航空貨運集散中心。
同時,天津港還將投資450億元在港口硬件環境的建設上。具體包括:一是加快碼頭項目建設,重點建設北港池16個至20個集裝箱泊位、30萬噸級原油碼頭、10萬噸級LNG碼頭、南疆大型專業化煤炭及礦石泊位等,使天津港到2010年前后的吞吐量達到4億噸,集裝箱吞吐達到1200萬標準箱,滿足貨物大進大出的要求。二是加快公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升港口等級。重點建設25萬噸級深水航道等項目,使主航道水深達到195米,天津港成為世界上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之一。三是繼續大力建設港口交通基礎設施,形成綜合交通網絡,建設集裝箱海鐵換裝中心,構筑港口到各地的鐵路集裝箱通道。
另外,天津濱海新區安排了62項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項目,計劃投資260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加快海港、空港建設,推動功能區開發,重點構筑新區海、陸、空全線發展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
完善物流服務環境
硬件環境雖是仍需優化的方面,卻不是物流產業發展最主要的著力點。
以倫敦港來說,雖然吞吐量不足1億噸,但卻是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原因在于它提供了一系列高層次的航運相關服務,例如船舶登記、船只買賣及租賃、航運服務融資等。天津濱海新區物流業發展的關鍵,就在于完善服務環境并推出成系統的服務產品,成為物流產品市場中心和交易中心。
在完善服務環境上,濱海新區目前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如圍繞著汽車產業發展,濱海新區就建起了一整套服務體系————豐田公司在港口旁邊的保稅區內設立了全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配送中心;塘沽區內形成了集新車展示、特約維修、零件供應和信息反饋及產品研發等功能為一體的汽車一條街。同時,這也帶動了第三方物流在濱海新區的發展。一座座現代物流設施依港而建,一個個跨國物流公司紛至沓來,丹麥馬士基、美國UPS等50多家著名物流公司與400多家保稅區企業共同發展。
“物暢其流”,在濱海新區正逐步變成現實。 (武自然 牛 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