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發展重點
(一)突破共性技術和關鍵產品
1、共性技術
智能傳感器和檢測技術:開發和普及應用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耗、高可靠的智能傳感器,適應網絡化和集成化的需求;充分利用核磁共振、光電、紅外線、微波等檢測手段和技術,推廣應用條碼和無線射頻技術,提高在線檢測水平和信息接入廣度。
數控技術:以提高數控系統的國產化水平為突破口,全面提高裝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重點突破對高速伺服電機的精確控制,提高變頻調速技術水平,提高數控裝備的網絡化和集成化水平,推廣PC驅動輸送系統,適應智能化生產和柔性加工的需求。
工業控制技術:以DCS、FCS、PLC(可編程控制器)和IPC(工業計算機)為重點,全面提高我國傳統產業應用的控制裝備和系統的國產化能力。
人工智能和優化技術:深化神經元網絡、專家系統、模糊控制等人工智能理論的應用性研究,提高先進控制理論在生產現場的應用層次,研究和開發智能制造工程信息技術和計算平臺,虛擬工廠模型和仿真平臺,智能制造中的裝備集成、知識集成和增值計算平臺等關鍵技術和關鍵系統。
網絡協同和集成技術:建立若干行業的產品數字化和智能化設計制造平臺。開發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網絡環境下的數字化、智能化創新設計方法及技術。推廣普及企業信息資源規劃(IRP)等集成技術和應用,加快先進計算技術的普及應用,促進異構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交互操作。
綠色制造相關的信息技術:研究基于生態工業概念的系統集成和自動化技術和相應的工藝流程放大技術,利用信息技術開發產品再制造技術,設計可修復或是可重復利用的零部件,促進產品的模塊化生產以及對工藝流程進行無污染處理。
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技術:推進適應工業現場應用的網絡隔離與電磁輻射泄漏防護技術和產品,開發適應企業信息化需求的容災備份和應急處理的產品和服務。加快可信計算技術研究,提高信息化網絡的可靠性。
嵌入式軟件技術:推進嵌入式軟件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提高裝備、流程和產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強嵌入式軟件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融合,提高裝備和產品的網絡化水平。
2、重要系統
流程工業:重點推進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和集散控制系統(DCS)應用,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包括能源集中監控和能源管理系統(EMS)和優化調度系統(APS)等系統}。
離散工業:推廣4CEP系統集成,重點推進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產品數據管理(PDM)和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PP)的應用。
經營管理:重點應用企業資源計劃(ERP)、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供應鏈管理系統(SCM),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廣應用條碼、電子標簽技術提高物流效率。
信息化公共服務:加快建立信息技術應用公共服務體系,提供技術標準、測試環境、軟件構件庫、工具軟件,和成果交易、技術評測認證產權交易等服務;構建企業間業務聯動支撐平臺,提倡優勢資源共享,促進企業專業化的分工合作;加快發展協同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產業積聚;建立全國性和區域性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加快推進物流信息化;大力推廣電子認證應用和服務。
(二)重點領域的應用重點
1、農業
加快推進農業信息資源綜合開發與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推廣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遙感技術RS)以及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農業生產管理系統、農副產品電子商務系統、農資生產流通管理系統、農業節水信息系統等應用技術和系統,加快農業機械的信息化改造,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提高農村通信網絡和互聯網絡的覆蓋率,促進各具特色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整合各方資源,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和農民“買得起、用得好”的信息終端產品,不斷提高農村信息化綜合信息服務水平
2、石油化工行業
石化行業工業現場普遍采用如NMR(核磁共振分析)、微波、近紅外光譜分析等化工測量技術。大力發展實時、在線、連續的產品質量、成分分析系統,發展工藝流程的仿真技術。推廣 動態信息網絡,實現全廠生產過程的實時連續優化。加快推進集成化的生產執行系統(I-MES)。
3、電力工業
構建高速綜合數據傳輸網絡,普及廠(站)級生產過程自動化和管理現代化系統,建設國家統一的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和一體化的電力企業管理系統,建設數字化電網和信息化企業,加強配電自動化的區域協調發展,加快發電競價-結算優化管理系統的軟件開發和本地化,促進競價上網,加強電力需求側信息化管理,完善以網絡為基礎的營銷服務,加快適應柔性輸電和節能降耗的新一代電力電子產品開發。
4、冶金工業
提高大型裝備的集成設計和系統耦合水平,開發開放型、低成本的基礎自動化設備,提高軋鋼過程自動化高速控制和通信能力。重視引進系統的二次開發,加強故障診斷、質量檢測等智能技術研究,加快工藝數學模型的開發創新,加強優化軟件包的開發,注重數據采集、知識發現等項目的研究開發與應用。開發煤氣發電、低熱值蒸汽梯級利用等二次資源循環利用技術。
5、裝備制造業
加快高性能數控機床及其關鍵技術、數字化塑性成形裝備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研究開發新一代工業機器人,開發智能化工程機械,開發適用于復雜連續過程的綜合數字控制系統和新型智能儀表設備。加快發展環境監測設備和系統,面向循環經濟,發展廢舊裝備自動拆解處理線。
6、輕工行業
陶瓷行業重點推廣節能窯爐與節能技術,在玻璃、陶瓷行業的窯爐設備上推廣應用計算機控制系統;造紙行業重點推廣QCG和DCS系統,提高大型數字化造紙設備的數字化步伐;在制鹽、發酵、日用化工等行業推廣應用連續生產的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煙草行業積極推進現場總線的應用,并為最終完成計算機系統集成制造系統創造條件。印刷業加快CPT制版機和數字打樣機、中高檔單張紙多色膠印機和商用卷筒多色膠印機、柔性版印刷機的批量應用和生產。
7、紡織行業
化纖行業重點發展生產過程集散控制系統(DCS)和各類自動控制裝置;棉紡織行業重點發展生產自動檢測和管理系統;印染行業重點開發織物染色印花工藝參數在線檢測技術,應用以針對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為目標的自動控制系統,服裝行業積極采用人體數碼掃描技術和裁剪縫紉自動組合技術和裝備,實現服裝設計和制造的集成。
8、建材和建筑行業
加強建材工業用分析檢測儀器和計量裝備的研發和應用,重點突破在高溫條件、燒結或熔融狀態下連續生產過程中的檢測難題;提高建材生產的過程控制水平,加快應用紅外溫控、變頻調速、功率優化控制、溫度曲線自控、PC驅動輸送、維修控制系統、自動碼放等先進的控制和執行方法。推廣低溫余熱發電系統,窯尾煙氣自動檢測和脫硫系統等新型工藝裝備,應用信息技術探索改良工業廢料墻體砌塊等資源再利用的新工藝。
應用信息技術推進建筑業技術進步,開發和應用建筑質量安全監管設備和系統,推進安防裝備和樓宇自動系統的普及應用,應用先進信息技術和裝備促進建筑節能降耗。
9、煤炭行業
加快高靈敏度的瓦斯、壓力、溫度傳感器的應用化研究和產業化。重點建設四級安全生產監督檢察信息系統,探索應用礦山安全生產的4D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煤炭行業信息化集成系統、生產信息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抗災救災決策指揮系統。
10、交通運輸業
抓好交通電子政務建設;力爭智能交通(ITS)和物流兩個領域的信息化有實質性突破。抓好聯網收費、安全監控(建設質量安全監控和水上運輸安全監控)、公共信息服務等三類應用系統建設。加快交通口岸電子政務系統、綜合性智能交通管理系統、交通地理信息系統、鐵路公路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水路公路貨物物流和信息服務運輸信息網絡系統發展,大力發展基于公交一卡通的城市一卡通系統、水上大面積溢油應急系統及其成套環保技術、運輸安全保障系統、港口重大危險事故控制系統等交通安全重大關鍵技術以及空運海關監管系統,加快交通領域GIS和GPS的應用。
11、郵政行業
普及應用二維電子條碼和探索應用電子標簽,提高分揀流程信息化水平,提高光學字符(OCR)數字和漢字識別技術水平,應用遠程標碼技術、網絡分揀技術實現主要分揀設備的聯網和生產數據資源的共享,逐步實現信息內部傳輸以及自動采集等處理環節的機械化、自動化,強化郵政綜合計算機網功能,高度重視信息入網,健全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神經末梢。
12、商貿流通和其他服務行業
加快建立與完善網上商城、網上支付和物流配送體系,普及應用IC卡系統,健全大宗商品批發和電子商務結合發展模式。加快發展信息內容產業,鼓勵開展與傳統服務業相互結合的信息增值服務,推廣應用智能化技術,創新服務業態,提高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