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令人憂心的數據:在國家環保總局最近對11個省區126個工業園區的檢查中,發現有110個存在違規審批、越權審批、降低環評等級和“三同時”不落實等環境違法問題,占檢查總數的87%。與國家堅強的節能減排決心相比,一些工業園區死抱“黑色GDP”,一項項節能減排令在當地企業、政府的“軟執行”之下變成了紙上談兵。一方經濟的增長亮點,為何會成為高污染、高耗能的重災區?新華社記者對違規工業園區進行了調查。
-環評 “三同時”名存實亡
今年6月,監察部、環保總局對河南、廣西、安徽等省區的3個開發區、1個工業園區等環境違法案件進行掛牌督辦。7月初,環保總局又對6市、2縣、5個園區進行了“流域限批”,對部分工業園區等實行重點督辦。
開發區半數企業未批先建
有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先后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獎項的河南省濮陽市,其經濟開發區也被列入“流域限批”名單。
在開發區內正停產整改的普天化工公司,經理陳相勤告訴記者,企業2005年9月份投資建設,設計年產3萬噸甲醇,但當時沒有考慮辦環評手續,目前正在限期補辦。就在記者采訪時,空氣中飄過一股刺鼻刺眼的氣味,陳相勤說:“這可能是附近哪家化工廠排的,我已經習慣了。”
據了解,濮陽經濟開發區去年全區生產總值超過22億元,區級財政收入增長了32%以上。然而長期以來產業結構單一、工業結構性污染問題突出,存在著層次低、數量多、規模小等一系列問題。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的通報,區內61家企業中,34家屬于未批先建,部分企業或擅自停運治污設施和超標排污,或違規降低環評等級。
夜里排廢氣居民睡覺難
同樣出現在“流域限批”名單上的山東省莘縣工業園區附近,河溝里的水已變黑,氣味難聞。當地百姓說,這些水無法澆地;園區的企業經常在夜里排放廢氣,熏得人睡不著覺,刮東北風時,窗子都不敢開。
按照有關規定,建設項目必須遵循“三同時”制度,即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然而,在環保總局通報的流域限批地區環境違法事實中,山東省莘縣工業園區的30個建設項目有19個未履行環評審批手續,環保驗收率為零;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24個建設項目有16個未進行環評審批,環評執行率僅為33.3%。而安徽省環保局開展的專項執法檢查發現,全省98個工業園區沒有一個達到環境監管規范要求。
-違規企業 不怕查也查不怕
“不知道不環評就不允許生產”
這些工業園區為何會不顧環境容量,將關系群眾健康的環保拋在腦后?記者采訪中發現,開發區不少企業的“環評意識”相當薄弱。一些企業為了搶時間、趕市場,習慣于通過未批先建走“捷徑”;有的為了節省費用,不愿進行環評;有一些企業竟稱“不知道”。濮陽經濟開發區內一家被通報的食品企業負責人就說:“我們是生產面包的,幾乎沒有污染,以前真不知道不辦環評就不允許生產。”
在環保總局與監察部聯合掛牌督辦的14起環境違法案件中,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企業廢水通過城市污水管網直排渭河;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大部分企業生產廢水未進入已建設成的城鎮污水處理廠,直接排入巢湖支流派河,所有企業都未依法繳納排污費。
“招商引資企業交什么排污費”
一些外來企業也摸準了地方工業園區招商的“脈”,對應當承擔的各種責任和義務推諉塞責。莘縣環保局工作人員到一家屠宰企業征收排污費時,這家企業的負責人橫眉怒目:“我們是招商引資來的企業,交什么排污費!”
“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造成企業違法排污的重要原因。寧夏回族自治區環保局副局長金韶琴說,企業反復偷排在罰了一次款后,只能限期治理,建議停產;造成的環境損失一般遠遠高于對它的處罰。企業和法律政策之間形成一種“博弈”,企業處處在尋找制度的“漏洞”。
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工業園區違法排污企業既不怕查,也查不怕。不怕查,是因為他們大多是當地政府招商引資來的,格外受政府禮遇,執法檢查往往繞道而行,或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查不怕,是因為執法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即使處罰,相對于排污的收益也是九牛一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