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財政部已發行地方債券1118億元 大飛機項目選定首批供應商 -物業稅開征至少在三五年后 無助降房價 京多個新盤均價漲千元  -深圳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獲批 擴容5倍 共建四大全球性中心 -中國強烈要求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 連答12個"朝鮮問題" 實錄 -官員駁"中國是假藥出口大國" 江蘇醫院艾滋謠言:僅1名醫生異常 -中國電信暫無回歸A股計劃 中移動:明年下半年"后3G"規模試驗 -中國嚴處5特大安全事故 169人受處分 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記過 -中國調整高校學費代償辦法 鼓勵應征入伍 京擬建高校就業排行榜 -胡錦濤就兩岸關系發6點意見 主張避免內耗 -突發事件時期制售假藥劣藥從重處罰 司法解釋27日起施行 實錄
首頁>>2009科學發展報告
沈建磊 周文能 張延東:2008年科技部基礎研究主要工作進展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5 月 25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節選)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沈建磊、周文能和張延東先生在《2009科學發展報告》上發表了題為“2008年科技部基礎研究主要工作進展”的文章,從發揮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引領作用重大問題調研、973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數據共享工程、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和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六個方面對2008年科技部基礎研究的主要工作進展進行了闡述。

首先基礎司在2008年進行了關于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引領作用重大問題的調研,形成了《發揮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引領作用重大問題研究報告》,提出了在科學技術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地、深海、氣候變化、納米研究以及非編碼RNA、干細胞和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等方面重點部署和相關保障措施。

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方面,第一,全面完成973計劃2008年立項部署,2008年共批準了74個項目立項。同時,973計劃還應急啟動了2個地震項目和3個湖泊污染研究方面的項目。第二,繼續推進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布局,在蛋白質功能、蛋白質研究新技術新方法、自旋體系的量子調控、納米生物機器及納米科技在能源、環境等領域,在干細胞、生殖調控與生殖健康等研究進行了重點部署。第三,進一步加強項目過程管理,落實973計劃年度報告制度。第四,加強973計劃宣傳工作。

在國家(重點)實驗室方面,首先,落實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加強實驗室管理,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其次,推進在企業和香港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三,與政體司共同參與中組部組織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研討,將國家(重點)實驗室確定為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四大引才基地之一。最后,穩步推進國家實驗室工作。

在科學數據共享工程方面,正式啟動了97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試點工作;開展了對氣象、地震、海洋、農業、林業等科學數據共享中心和地球系統科學、醫藥衛生、先進制造、交通等科學數據共享網中期評估。

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方面,繼續推動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的實施,加強頂層設計、推進跨部門的組織協調,在科學考察與調查、立典立志和標準物質的研制方面進行了重點部署。

最后,在基礎研究國際合作方面,圍繞落實ITER專項任務,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并繼續推動“以我為主”的國際科技合作。(摘自中國科學院“科學發展報告”課題組撰寫的《2009科學發展報告》)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相關文章:
趙保京: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概況
張婉寧:200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獎勵情況綜述
孫曉興: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
楊惠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8年度資助情況
中科院基礎科學局: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建設進展
張利華:2007年SCI收錄我國論文和被引用情況分析
中科院專家:關于建立科學的衡量能源消費水平指標的建議
中科院專家:關于加強我國電子廢棄物高污染區健康風險與調控研究的建議
中科院專家:應對環境危機,保障國民健康與生存
中科院專家:建立國家應急機制 科學應對自然災害
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災害應急能力——關于2008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反思
中科院專家:關于盡快成立國家層面以科學家為主的"蛋白質研究專家咨詢委員會"的建議
中科院專家:加強新發和突發傳染病的基礎研究
全面提升我國傳染病的防控能力與防治水平
圖片新聞:
鐵礦石首發價落定 近8年首次大幅下跌 中方或強硬拒絕
國家能源局建議啟動送電下鄉 解決電力過剩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