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李佳 通訊員馮強 余顯顯 曹南燕 )“嫦娥一號的相關數據一定會公開!”昨日下午,中國月球探測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被譽為“嫦娥之父”的葉培建院士,來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作報告時表示,有關嫦娥一號的相關數據,將由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委員會決定發布時間后公布于世,供更多的學界人研究。
在這場題為“嫦娥衛星與我國的深空探測”的學術報告中,葉培建回憶起“嫦娥”自“出生”到“遠嫁”的點點滴滴,飽含感情的敘述引得掌聲不斷。
普通旅客為“嫦娥”讓座
去年8月16日,葉培建率領84名嫦娥一號實驗隊隊員從北京趕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于天氣等突發原因,航班臨時取消。葉培建帶著一名副指揮,找到北京民航相關負責人反映情況,民航負責人在15分鐘內將他們安排上了另一航班。但是由于該航班人多,團隊中仍有2人不能登機。機長迅速在航班上進行廣播,一聽說是“嫦娥人馬”,兩位乘客馬上起身讓出座位,放棄了這次行程。
“什么叫壯我軍威?!什么叫壯我國威?!”葉培建充滿感情地說,現場戲劇性的變化給團隊成員非常深的感觸,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了國家利益的意義。
“嫦娥”將安全度過下次月食
據葉培建介紹,在今年年初舉國歡度元宵佳節的時候,嫦娥一號正面臨著首次月食考驗。由于有將近6小時無法通過太陽帆板吸收太陽能,能量儲備成為遠在地面的專家們最為擔心的問題,另外,沒有固定的加熱、散熱面,也存在冷熱控制等問題。
在進出月食時,“嫦娥”全靠衛星指針化運轉。等待一出陰影,專家們安心了:“嫦娥”運行指數良好,甚至還有儲量。8月“嫦娥”還將再次藏入陰影中,經歷一次月食,但“我們完全有信心她會安全度過這次月食!”葉培建說。
自主創新就是“買不來”
葉培建說,自主創新的核心就是“買不來”。盡管嫦娥一號只花了僅能修建“2公里地鐵”的約14億元,全向、定向等天線都做到了理論值的極限,但由70后團隊打造的奔月夢,卻完成了一個個奇跡。
發射當天,如差池一毫,就得再等待半個多小時,耗費120公斤燃料。而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準確發射,精確入軌,省了120公斤燃料。
11月20日,葉培建和歐陽自遠等“嫦娥家人”看到了嫦娥“遠嫁”后拍回的第一張圖片,他們都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