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鋼鐵產業集中度日益提升的今天,中國鋼鐵工業的產業集中度總體卻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有統計顯示,年產粗鋼最多的10大鋼鐵企業,2001年粗鋼年產量占全國粗鋼總量的比重為46.25%,2006年這一數字下降到了34.66%。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指出,由于我國主要的鋼鐵企業仍以國有企業為主,各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矛盾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核心難點。有業內專家則認為,民營資本將有可能在未來挑起國內鋼鐵產業整合重組的大旗。
鋼企重組箭在弦上
羅蘭·貝格公司的數據分析顯示,國際鋼鐵行業的行業集中度為26%,與其上下游行業的行業集中度相比明顯偏低(鐵礦石行業的行業集中度為80%,煤炭68%,汽車制造業55%)。這樣的差距讓鋼鐵企業對上下游產業的議價能力都處于弱勢,在定價方面缺乏話語權。
而對于國內鋼企而言,整合重組的壓力更多的來自于兩方面:其一,《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中明確要求,2010年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重達到50%以上;2020年達到70%以上。羅冰生表示,就國內現狀來看,完成這一任務還很艱難。其二,國際第一大鋼鐵公司安塞樂-米塔爾已經成為橫跨歐洲、亞洲、南北美四大洲,鋼產能約1.2億噸、約占全球市場份額10%的巨無霸型鋼鐵企業。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昆分析道,基于安塞樂-米塔爾在其他大洲的優勢,其在全球范圍內的下一個收購目標很可能將瞄準亞洲,而最有可能成為其收購對象的正是幾家鋼產量在2000萬噸以上的企業——新日鐵、JFE、浦項。而中國企業如仍不加速重組整合,有可能將逐步喪失在國際鋼鐵領域的話語權。
地方利益介入鋼企重組
雖然業內對“重組整合是鋼鐵行業發展大勢所趨”有著統一的認識,但鋼鐵行業的調整和重組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華菱鋼鐵集團總經理李建國表示,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缺乏動力和壓力。近年來,由于鋼鐵市場需求旺盛,鋼鐵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好,市場整合的動力不強,淘汰落后產能的進程不快。而在鋼企兼并重組過程中,一些企業擔心被兼并重組后只是簡單的財務并表,一些被兼并的企業得不到有效發展,甚至被邊緣化,造成新的不平衡。此外,我國鋼鐵企業所有制不同,代表的各方利益均不同,央企、地方企業、民營企業的利益和價值取向存在差異,在兼并重組的過程中,各地方在利益分配格局和政府職能轉變上還難有根本性突破,跨區域重組難度較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認為,由于目前我國的鋼鐵企業中60%是國有企業,而國有企業的資產狀況的最大問題在于流動性不強,地方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涉及了復雜的地方利益,這讓國有資產難以流動盤活。同時,我國稅收政策的缺陷,致使被并購企業被兼并后的稅收問題難以解決,給地方財政造成損失,讓跨區域并購阻力重重。
在這重重阻力中,行業內普遍將重組企業與企業所有者的利益相沖突作為制約我國鋼企重組的核心難點。羅冰生就表示,在協調和照顧跨省市、跨地區鋼鐵企業聯合重組中,涉及各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是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
而縱觀我國鋼企的重組事件,其中絕大部分都有政府推手的影子。2005年1月,湖北省國資委將持有的51%鄂鋼出資額無償劃撥給武鋼;2005年4月,貴州省國資委將持有的85%的水鋼股份無償劃撥給首鋼;2005年8月,鞍鋼、本鋼正式聯合,鞍本集團掛牌成立;2005年12月,武鋼入主柳鋼,組建武鋼柳鋼聯合責任公司;2006年2月,唐鋼、宣鋼、承鋼聯合重組新唐鋼……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昆毫不諱言地表示,重組成功的關鍵首先在于政府的支持。
民企可能成為潛在買家
“以目前這幾家大型國有鋼企為主進行的國有與國有之間的兼并重組,我本人并不樂觀。”全國工商聯并購工會理事李肅指出,目前國有企業之間的合并很難打破地方壁壘,鋼鐵產業中的民營資本將在日后的重組合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李肅稱,根據他在河北南部的調查,眾多在此生存的民營鋼企以邯鋼為坐標,研究了其生產成本后發現,自己在這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而通過中國紡織業等消費品領域的發展脈絡不難看出,國有資本并非不可戰勝。他進一步預言,民營企業將很有可能在今后挑起國內鋼企整合的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