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目標:
產業類企業都要上市
據悉,《指導意見》作為上海國資領域今后五年統領性文件,將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載體以及基本完成產業類企業(集團)上市或股份制改造,提到了重要地位。而今后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的三項目標是:
經營性國資基本上集中到關系國家戰略、國計民生、城市安全、基礎資源領域,集中到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先導性產業,為上海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提供重要載體。
基本完成產業類企業(集團)上市或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社會事業領域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和部分經營性資產剝離實行公司制改造;基本完成非主業資產的調整、整合。
以市場為導向,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產權和知名品牌、具有核心競爭力、經濟效益領先同行業的優勢企業;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打造一支善于創新、勇于開拓、市場化、職業化的企業經營者隊伍;建立一套參照上市公司監管,透明、規范、高效的國資監管制度,逐步形成全面覆蓋、權責明確、分類監管、流轉順暢的國資監督、管理和運營體系。
四類路徑:
提高國資證券化比率
據了解,在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確立了分級管理和分類指導的原則,為上海國資企業確立不同類型的戰略定位。
未來,上海國資布局主要向四類企業調整:
產業類企業(集團)著重突出主業,在市場競爭中逐步發展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標桿、集聚各類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有條件的也可以在市場競爭中轉型成為資本經營公司。
資本經營公司著重發揮在優化國資布局中的投融資主體和市場平臺作用,引導增量,盤活存量,促進國資在流動中增值,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
政府投資類公司著重發揮在非競爭性、公益領域的主導作用,重點承擔關系國計民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任務。
轉制企業后的應用類科研院所著重提升共性技術研究和服務的水平,發揮標準指定、技術檢測等專業服務優勢,促進產學研聯盟、融合,圍繞產業創新發展,打造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和研發服務優勢產業。
據新華社報道,在國資重組、國企改制的路徑選擇上,更加強調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突破國資的證券化比率不高的狀況。
目前,上海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有72家,上市公司國有股東權益1275億元,占全上海經營性國有資產總量的比重不到18%。一方面,仍有部分優質資產沒有上市;另一方面,主要產業類企業集團核心資產在上市公司的集聚度不高,部分上市公司在企業集團的層次偏低。
未來,上海提出目標,“基本完成產業類企業(集團)上市或股份制改造”,鼓勵符合條件的經營性國資整合注入上市公司,創造條件實現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提高上海國資的證券化比率”。
同時有報道稱,根據上海市“十一五”規劃,至少將對30%的國有資產進行證券化,預計上海到2010年底至少將有700億元國有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做大主業:向總承包商總集成商轉型
與以往不同的是,《指導意見》將“堅持推進開放性、市場化重組聯合”放在了“基本原則”首位。
一位長期研究國資運營的專家指出,這一提法并不新鮮,特別的是,這次《指導意見》將它放在了國資國企改革原則的第一條。
據8月21日新華社消息,上海市國資委相關文件明確,上海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胸襟”,推動國企跨地區、跨所有制重組,吸引中央企業、全國地方企業及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參與,推動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
在開放、重組中,堅持以企業為主的市場化運作方式,突破以行政性行業控股公司為主體的調整方式,加快國資從能耗高、污染嚴重和扭虧無望的一般競爭性企業退出,向優勢企業和關鍵領域集中。
上述專家介紹,《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出,主業突出、國資具有優勢和發展潛力的企業(集團),加大“引進來”、“走出去”力度,在全國、全球范圍內實施重組、聯合,加快形成一批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大企業(集團)。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集團)向總承包商、總集成商轉型發展。
“跨區域重組應該是一個趨勢。隨著市場發展成熟,企業要保持優勢、整合現有資源、拓展市場、應對變化,產業升級,跨區域重組便不可避免?!睂<冶硎?,以上汽與南汽合作為例,如果要上汽在南京投資重新設立一個廠,且不論投資成本會翻番,同質競爭亦會導致市場環境惡化。
《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強產權市場建設,對接國家和本市的產業政策,制定專門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在限定時間、限定范圍內,對國有企業遺留問題和資產整合提供政策支持。
但是,市場大多數人士認為,財稅收入的分配,是影響地方國資跨區域重組的最大利益障礙。
中原證券鋼鐵行業研究員胡皓表示,跨區域重組的代表——鋼鐵行業目前所見的重組模式,稅收幾乎都留在被并購方,這樣重組成功性比較大。比如首鋼并購貴州水鋼、寶鋼并購八鋼等。
不僅如此,兩地國企重組或并購,通常碰到的問題是到底誰吃了誰?這個問題將引申出被并購一方的職工或政府不停質詢——“為什么要把企業賣掉?是不是由于企業領導的無能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