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經濟金融形勢分析與預測
金融風暴橫掃全球 中國能否對抗 國際資本市場九大發展趨勢
一、全球金融危機與亞太國際資本投資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流動總體趨勢上一直保持穩步增長,并且自2002年以來空前繁榮。2002年以來,世界范圍內的資本流動出現了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體資本流入的增長更為突出,2002年以來資本流入總量的規模增加了5倍。新興市場經濟體資本流入總量占GDP的比重從2002年的2.7%提升到2007年的7.5%。總體上,發達經濟體的資本流入主要是通過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的渠道,FDI的增長緩慢。而新興市場的資本流入最大的渠道仍然是FDI,但另外兩個渠道的增長很快。
具體數據來看,自2002年以來,國際資本流動一直保持增長態勢,2008年全球資本流動規模達到16773億美元。但是,目前全球經濟在經歷了若干年強勁增長后,面臨重大下滑。在2008年,發達國家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短缺和信貸緊縮,導致其金融機構不得不從海外抽回資金,短期資本從發展中國家回流至發達國家。預計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資本流動會遭遇拐點,規模下滑,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總體規模將回落至14861億美元。
從歷史上的國際資本流動變化來看,美元匯率每次重大的變化都對應著國際資本流動的大幅變化。通過觀察美國國際資本流動的情況發現,美元升值帶動國際資本流入股權投資項目的現象比較明顯,并且資本的流入會提前于匯率升值作出反應。從新興市場居多的亞太地區國際資本流動的歷史來看,亞太地區的FDI 流入與股權資本流入都與美元匯率呈現反向波動的關系。在美元匯率處于低位時,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大量流入,但一旦美元走強,進入新興市場的資本明顯減少。因此,美國的全球國際金融問題可能對新興市場國家帶來較大的沖擊。目前,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已初露端倪。美國、歐元區、英國、日本等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數據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化,亞太地區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增速下降。
并且,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原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落。油價下跌使亞太部分資源國家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盈余銳減,同時促使資金逃離并集中注入美國等發達地區。金融市場混亂帶來的避險情緒上升使日元和美元走強,亞太地區貨幣的貶值則更多來自對實體經濟衰退的擔憂。具體來說:在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大量國際資本流入一些亞太地區國家,使這些國家面臨經濟過熱、市場泡沫、通貨膨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將2007年發展中國家的私人資本凈流入修正到6800億元,大大超過歷史紀錄。但進入2008年8月份,這種情況開始改變,尤其是2008年10月份急劇變化。
從2008年全年看,受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走勢的影響,亞太地區的資本流動可能會遭遇拐點,統計上資本流出的程度可能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