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二、2012年預算草案
(一)財政收支面臨的形勢
2012年全市財政工作面臨許多有利條件,但也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收支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從收入形勢看,全市實施主動調控已初見成效,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的資源優勢和政策效應持續顯現,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了基礎。但也應看到2012年仍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主要是:世界經濟形勢更為嚴峻復雜,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與物價上漲交織,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明顯上升,產業結構和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處于進一步深度調整的關鍵時期,保持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面臨新的考驗,這些都將對財政收入的增長產生重要影響。同時與2011年相比,財政政策性增收因素的帶動作用明顯減弱,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等結構性減稅政策密集實施,都將帶來較大的減收影響,保持全市財政收入在高基數基礎上的較快增長,任務十分艱巨。
從支出安排看,一是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領域還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破解人口、交通、環境等城市服務管理難題的壓力較大,需要財政部門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提高保障能力;二是深層次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要求財政部門進一步完善機制,支持科技創新,加快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是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調整,要求財政部門進一步發揮調節作用,落實好各項財政惠民補貼政策。可以說,當前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領域的大事很多,資金需求很大,再加上財政補貼等剛性支出不斷增加,支出結構日益固化,進一步加劇了財政收支矛盾,增加了統籌安排的難度,如何切實做到量入為出,保持財政收支的可持續性面臨嚴峻考驗。
(二)2012年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及總體安排
《國務院關于編制2012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要求:“收入預算編制要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留有余地,與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等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相適應,并考慮稅收政策調整因素,分稅種、分項目測算稅基和收入的增減情況;支出預算編制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有保有壓,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重點向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領域傾斜,嚴格控制行政經費等一般性支出。”
據此,2012年本市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六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十屆十次全會部署,堅持“服務大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更加突出民生優先,為促進首都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堅持“深化改革”,構建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的財稅體制機制;堅持“突出績效”,積極完善以績效為導向的財政預算管理體系,提升財政資金投入使用的合力和效益。
1、堅持以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為驅動力,著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認真落實各項擴大內需政策,增強消費、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完善財稅政策體系,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及高技術制造業發展,緩解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統籌用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資金,完善人才政策體系,支持用好創新平臺和各項先行先試政策,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統籌資金支持文化創新發展,著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大力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2、堅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立足點,著力解決社會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完善生活必需品政府儲備制度,保障“菜籃子”工程建設,用好價格調節資金,支持加大生產、流通等環節的市場調控力度,促進物價總體平穩。完善社會保障相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健全社會救助政策體系,充分發揮社會保障的穩定器作用。整合城鄉促進就業政策體系,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機制,促進就業困難群體、高校畢業生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進一步落實“九養”政策,支持養老機構建設,加快養老服務和福利事業發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增強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促進市民健康水平提高。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確保完成中央分解下達北京市的教育投入任務指標,進一步優化各級各類教育經費投入結構,推動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加強建設資金管理,穩步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