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國際油價一路勁升,近日紐約輕質原油突破去年創下的紀錄達到每桶78美元以上。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增長依舊強勁,似乎并沒有受到油價高企的影響。中國二季度GDP增長更是高達11.9%。
隨著高耗能行業的快速增長,節能減排工作就在油價頻頻走高的時候似乎變得越來越艱巨。今年5月,國務院制定和印發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6月,國務院正式成立了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由總理親自擔任組長。在政府的極大努力下,國家統計局、發改委和國家能源辦近日發布《2007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公報》,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但是,單位GDP電耗同比上升3.64%。
照理來說,能源價格節節高升應該是非常有利于降低能耗和減少排放的。按一般的經濟學原理,能源價格的上升會抑制對能源的需求,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發展。近幾年來,這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不斷被人質疑。有人以本次油價上漲沒有引起經濟衰退甚至減緩為證,指出油價、石油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似乎已經弱化甚至不存在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價格對需求是有很大影響的。而最近幾年世界經濟得以在高油價的環境中高速增長,是與世界經濟的石油密集性的降低,以及全球流動性的充裕等密切相關的。
能源價格對需求的影響在BP集團的世界能源統計評估中得到了充分的映證。近幾年,國際石油價格是主要能源中上升最快的,石油消費相應的也是增長最慢的。與此相反,漲價相對最少的煤炭,則經歷了消費的大幅增長,包括在中國以外的國家。2006年,國際油價達到了平均每桶65美元的高位,而這一年全球石油消費只比2005年增長了0.7%,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消費更是降低了0.9%,是1983年以來的最大幅降。這有力地表明,市場機制是正常運行的。
再舉一例,溫室氣體排放。2006年,由于天然氣價格相對較高,也由于2006年后期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中炭素價格的狂跌,歐洲一些國家尤其是英國大量用煤替代天然氣發電以及做其他用途。結果,在極其關注氣候變化并且努力降低碳排放的一些西歐國家,恰恰碳排放由于煤炭使用的增加而增加了。
相反,在被世界輿論廣泛批評不重視節能減排和氣候變化的美國,由于天然氣價格的相對降低,使得煤炭消費減少,結果是美國2006年碳排放的降低。這說明光有決心和雄辯是不夠的,還需要依靠市場信號,要讓價格信號被傳送給終端消費者。
中國的石油消費顯得與眾不同。在2006年各主要石油消費國消費減緩甚至降低的背景下,中國增長了6%以上。這當然主要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與發展階段與其他石油消費國的不同。伴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是高耗能工業的必然發展和高耗能產品消費的增加。其他發達國家都經歷了這一過程,無可厚非。然而,也不能忽視的事實是,中國能源價格,包括油價,并沒有國際上漲得那么多。能源的相對便宜,必然會增加高耗能產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中國的吸引力。
政府也許有它的充足理由去控制國內能源價格的上漲,各國政府都基于各自的考慮在不同時期有過這類的做法。只不過,如果限制國內價格上浮使其不反映能源資源的稀缺程度,就不能指望國際油價的上漲能幫助節能減排任務的實現。
有一條基本的規律,那就是,必須充分讓市場和價格發揮作用;必須增加耗能和排放的成本,才能使得企業有動力去節能減排。不然,在目前限制漲價的措施頻頻出臺的情況下,實現節能的目標又多了一層難度。 (汪濤:作者為美洲銀行大中華區經濟與策略研究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