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世界進入強震周期?
地球被調成“震動”了?
有學者認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發生的9.0級地震拉開了2004-2018年全球強震的序幕,無論這樣的預測是否準確,認識全球地震帶及其分布規律,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地震在全球大環境下的位置以及與世界地震發生的互動。
穿過地球巖石傳播的地震波具有相當的復雜性,是常見的聲波、無線電波或光波所沒有的。然而正是地震波攜帶著沿途地質和構造變化的信息,地震學者從日益靈敏的地震儀記錄的地震波圖像中提取信息,并根據這種地震波圖確定地震的震級、震源和震中的位置,當然,它需要一定數量來自不同位置的地震臺站記錄到的資料。
一次8.5級的特大地震所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一座100萬千瓦的電廠10年發電量的總和。在1900年以來世界10次強度最大的地震中,排名第十位的1923年蘇聯堪察加地震就是8.5級,做個形象的比較,位于甘肅的劉家峽水電站裝機容量為122.5萬千瓦,它要工作7到8年才能抵上1923年堪察加地震所釋放出的能量。
據地震儀的記錄統計,世界上每年發生的地震,約有500萬次,其中有感地震僅為5萬多次,那些造成破壞性較大的7級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幾次,而8級以上的特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1次左右。可見地震越大,發生的機會就越少,地震增加一級,地震發生的機會約少十分之九。
全球地震高發區到底在哪里?它們的分布和發生周期是否有規律可尋?人類研究這一具有破壞性的自然現象又有什么新突破?
占據全球地震總能量95%的兩條地震帶
盡管有些書上標示世界有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和大洋海嶺地震帶,中國地震局研究員何永年認為大洋海嶺地震帶根本沒法和前兩條地震帶相比,因為前兩條地震帶地震時釋放的能量已占去全球地震總能量的95%。
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東岸由阿留申群島經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灣一帶、墨西哥-中美諸國,直至南美洲的智利;西岸包括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菲律賓、西南太平洋諸島,直至新西蘭,全長約35000多公里。其中以日本、堪察加半島和智利一帶最為強烈,這里不僅集中了大量淺源地震,而且中源、深源地震也很活躍。這條地震帶所釋放的地震能量約占全球地震總能量的80%,單是日本一國發生的地震,釋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全球總能量的10%。
在這條帶上,特別是它的西側,有一系列的島弧,以日本列島中的本州島到馬里亞納群島之間最為典型。島弧的外側緊鄰著一條深度8500米以上的海溝,其中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甚至達到11034米。南美安第斯山脈緊貼著智利海溝,它們之間的高差達到14000米,這個相對高差之大,清楚地說明了這些地區是地殼比較活躍和脆弱的地方,因此也是易于發生地震的地方。
20世紀以來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就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震級高達9.5級,并且1個月內發生2次大于8級的,10多次大于7級的地震。巨大的地震不但使得6座火山再次噴發,而且形成了3座新火山,把智利國土面貌都改變了。值得慶幸的是,在這次持續了7天的主震發生前,已經頻繁出現了一些小地震,當地居民多有準備,地震波一到,居民紛紛跑上大街,死亡人數至今沒有得到很準確的統計,估計有6000人左右。這次地震波及面甚廣,它引發的海嘯翻江倒海,巨浪以850公里的時速橫掃太平洋,連相距遙遠的夏威夷、日本都被長驅直入的巨浪掀得人仰馬翻:夏威夷死亡56人;日本死亡138人,比日本本土發生一次中強地震死亡人數還要多。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納斯卡板塊俯沖插入南美板塊是造成智利大地震的原因。
地球上另一條重量級的地震帶就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它西端起自大西洋東岸的亞速爾群島,和大西洋海嶺相連,東端止于緬甸,往南在印度尼西亞和環太平洋地震帶相接,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全長兩萬多公里。這條地震帶釋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總能量的15%。
|